原标题:产业强起来 牧民腰包鼓起来

奇石加工。纳玉堂 摄

夜幕降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立新乡万里长江第一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依旧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干透了的蕨麻、黄蘑菇、藏茵陈、曲拉和风干肉正在生产线上等待包装。如今,长江第一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产品已经销售到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凭借着“万里长江第一湾”这个响亮品牌的影响力,合作社负责人才仁塔新对今年产品的销售,信心满满。

“牛产业是合作社的支柱和命脉,牛产品的热销,得益于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才仁塔新说。

治多县草场面积为38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191万公顷,畜牧业是传统产业,为使可利用草场实现利益最大化,治多县下大力气发展畜牧产业,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增收。

治多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李建宏说,近年来,治多县整顿规范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营,不少“空壳”合作社被清出市场,有实力、有能力、有想法的合作社成为了牧民增收的依托,成为县里扶贫攻坚的领军者。

治多县组建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巩固增强了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实现了“见效益有分红”的良好局面,万里长江第一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治多县扶贫造血产业之一,2020年,合作社实现分红20余万元。

治多县扶贫产业园区。

嘎嘉洛益民制衣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裁剪布料、缝纫衣服,服装展示台上摆放着做好的白大褂、校服、新式藏服。37岁的裁剪师傅才多正忙着给新来的员工指导藏服领子的做法。

才多每个月的固定工资有2000多元,加上绩效工资,平均每个月能拿3500多元,如果干得好,年底公司还给优秀员工发年终奖金。

“在这里感觉心里很踏实,家庭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才多说。

才多是多彩乡当江荣村的牧民,以前,因为家中无牛羊,每年的支出都是依靠国家政策性收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今在制衣公司打工,他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不少。

制衣公司有员工100多人,像才多这样的贫困户就有71人,他们和才多一样,依靠新学的手艺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土特产加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服饰、特色餐饮、奇石加工,5家本土企业和13个村级集体经济,以“公司+合作社+市场”运营模式和后续产业保障机制,在治多县扶贫产业园区“量身打造”特色产业,带动着更多的牧民致富。

在玉树市的一家汽车摩托车修理厂,26岁的巴藏是这里的“主修”。

4年前巴藏还是治多县加吉博洛镇的牧民,经过几年的学习,如今,他已经成为玉树市生意最好的汽车、摩托车修理师。

以前,巴藏在治多县修理摩托车,后来镇上建立了劳务输出站,他依托微信平台,联系到玉树州一家汽修店,在那里打工,因为他修理摩托车的技艺精湛,他还为老板增加了一项创收业务——摩托车修理。

在玉树市结古大道的一家藏餐馆内,每到吃饭时间,“酱油炒饭”总是供不应求,烹制这道美食的人叫拉姆次仁,这道美食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藏餐,米饭中的蕨麻、牛肉丁、黄蘑菇等辅材全都出自治多县,拉姆次仁的藏餐馆,简直成了治多县设在玉树市的土特产销售地。

拉姆次仁是治多县的牧民,她在治多县扶贫产业园培训两个月就学会烹饪技能,终于实现了走出草原,外出创业的梦想。生意好了,拉姆次仁还通过治多县劳务输出站微信群,招收了两名学徒,帮助草原上和自己一样怀揣梦想的人外出就业。

李建宏说,治多县通过劳务输出站微信群发布用工信息,让用人单位和雇工协商报酬等,微信群将牧民与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

随着冬季来临,治多县的不少养殖大户都有在县城或西宁过冬的习惯,每到这个季节,他们都会找一些牧工照看牛羊,贫困户也会借此机会增加收入。

李建宏说:“我认识多彩乡的一名牧工,一年的工资是4万元,放牧期间牛奶、酥油等奶制品,一半归牧工食用,一半上交给雇主,放牧的技能成为了他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依托劳务输出,治多县搭建了新平台,让更多的贫困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记者 纳玉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