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長城,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長城是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建築,以城牆爲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高大、堅固且綿延不絕。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開始連接和修繕戰國時期的長城,最終修成了一座總長超過2.1萬千米的“萬里長城”,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蹟。萬里長城世界聞名,但相信少有人聽說過“地下長城”吧?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安徽省亳州市老城內的百姓,正在挖防空洞,以備戰時所需。挖着挖着突然感到不對勁,地下居然有一個現成的“防空洞”了。

一開始大家只以爲挖開了一座古墓,經過考古專家和歷史學家們的研究法發現,大家挖出的並非是古墓,而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頗有歷史淵源,乃東漢末年,曹操所挖掘的“運兵道”。

曹操運兵道的具體修建年份已經無從考證了,應該是東漢末年臨近三國時期的地道。這座運兵道的規模非常之大,根據考量有8000米以上,(已發掘1000米)。

整座地道有單行道、平行雙道、上下兩層道三種形式。

單行道是運送士兵的主要通道,道高在1.7米至2.1米之間,道寬0.6米至0.9米。每隔一段距離,道壁上端留有方形或豎長方形的龕洞,供放置油燈使用。

平行雙道是指相距3米左右的兩條單行道朝同一方向延伸,兩道可同時使用。

上下兩層道是指用磚券把地道隔成上下兩層互相疊壓的地道。

古地道的內部設施,非常的齊全。貓耳洞、障礙券、障礙牆、陷阱、絆腿板、指揮室應有盡有。其中至關重要的“貓耳洞”主要分佈在單行道的兩側,通過貓耳洞可以瞭解整個地道的具體情況。

障礙券同樣也是主要設置在單行道內,採取突然降低券頂的方法,如果是地方攻進來,稍微不留神,就被碰的頭破血流。

陷阱的設計就更高超了,採取突然降低地面的方法稍微不留神就會掉下去,不死也要脫層皮。

相信看到這裏,對於曹操的運兵道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了,這裏佈置緊密,危機四伏的軍事防禦戰道和運兵道。而且工程浩大,蜿蜒延伸,縱橫交錯,似無盡頭。但是這樣一座運兵道,卻在地下深埋了700多年的時間。

原來在曹操使用過之後,運兵道並沒有廢棄。在唐朝和宋朝時期,還經過了多次的修繕,並且曾多次使用過。因此運兵道還曾一度被列爲軍事機密,史料中亦無記載。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黃河決口,亳州城被淹,運兵道中也充塞着淤泥,自此深埋於地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再次氾濫,安徽亦受災嚴重。整座亳州城被淹,運兵道從此被深埋。

最後運兵道怎麼被發現的,前文已經提到過。新中國成立之後,纔開始重視和修繕起了曹操運兵道。2015年9月,地下運兵道入口改造工程順利完工,並在運兵道出口建設譙望樓,將其改造成了景點,如今曹操地下運兵道景區,已被評爲了AAAA級旅遊景區。曾經的兵道成爲景區,也大概只有在繁榮與和平的今天,纔能有幸見到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