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大秦帝国》终于上映了,一口气连看六集也是让人很爽啊!目前,《大秦赋》的口碑非常高,基本延续了前三部的好评。

从前6集中可以看出来,秦国的经济、军事已经远远超过六国的总和,邯郸一战、六国合纵也无法将秦国怎么样了,还赔上了周王畿的36座城池,秦国东出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其实,在前三部的时候,六国曾有两次机会将秦国消除在函谷关内。可惜的是,要么被秦国逆转了局势,要么六国自己搞砸了。

《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秦孝公将要实施变法,去东方六国寻找大才。此时,商鞅曾在魏国大梁中提出一条计策,基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将秦国消灭。

大致意思就是说,秦国虽然占据崤函之固,百姓之中尚武之风盛行,可是它们的经济实力不行,土地、资源比较贫瘠。商鞅提出:六国可以组成联盟,不与秦国相互通商,将秦人封锁在函谷关之内。

简单来说,这是一场“经济战”,东方六国商业兴旺、经济兴旺,而秦国经济不行,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无疑在战略上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可惜的是,六国君王各怀鬼胎,分秦不行、还内讧了,错失了这次良机。商鞅成为秦国丞相之后,新建都城咸阳,打造了天下第一大市,云集了天下商贾,这一弊端被基本解决。

第二条灭杀秦国的战略,是赵武灵王提出来的。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实力空前强大,而秦国则是主少国疑。

此时,赵武灵王有意联合东方六国,兵分两路进攻秦国。一路是陈兵函谷关,给秦国东部压力,另一路就是从赵国北方草原,直击秦国咸阳。

秦国北方不仅没有天险可守,还有利于赵国骑兵的发挥,义渠对秦国也虎视眈眈。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之下,秦国很难抵挡这次灭国之灾。

后来,赵国内部自己出了矛盾,赵武灵王被杀,从北方出发、直逼咸阳的战略胎死腹中。后来,秦国趁机灭亡了义渠国,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义渠郡,还有养马之地。

到了这时,咸阳西面、南面、北面已经被打造的如铁通一般,陇西更是老秦人的祖地,再想要灭亡秦国难上加难。

惠文王、昭襄王时期,又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拿下,为东出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给。秦始皇时期,又修建了一条赫赫有名的郑国渠,千里盐碱地变成千里良田,秦国这才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为何贾谊会说:“亡六国者,六国也”,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有机会消灭的时候,自己搞内讧,错失良机后,还依然在搞内讧。

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李牧、廉颇等,都是战国后期知名的军事家。然而,这些人不是被猜忌,就是被使用了反间计杀害,说是灭亡六国,实则是没有明主。

商鞅制定《商君法》时就曾说:有了法律为标准,秦国可以经得起一两任君王的平庸,只要有一个雄主崛起,那么秦国东出之势必不可挡。

时隔六代君王后,六国已经疲弱,秦国东出势不可挡,《大秦赋》则会很好地演绎这段历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