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二、高大笔挺的身型,在篮球场上格外自如,动作敏捷、完美躲过防守,他身体轻轻跃起,举起双臂、手腕暗暗发力,飞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球进了!”赛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对于外科医生李劲松来说,篮球和手术刀是生命里不可割舍的两样。他是医生队伍中的“篮球明星”,是广州市篮球协会的副秘书长,有三十余年的球龄生涯,获奖无数。

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在手术室里也一样所向披靡。穿上白大褂,那双有力的投篮手拿起手术刀,就能对抗癌魔,把濒危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几乎所有被他诊治过的病患,对李劲松的评价都是8个字:手术一流,很负责任。

◎李劲松戴上白色胶手套,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和颈部淋巴结。

这些以生命相托的病人,大部分患有口腔、头颈恶性肿瘤,有的因病情复杂在外被拒手术,有的是手术做了一半进行不下去被迫转诊到这里,也有的是在别的地方手术没做好找李劲松做手术返修,希望厄运逆转,争取到活下去的一线生机。

受家庭熏陶从医,是班里唯一的外科医生

39健康·仁心栏目组 初见李劲松,洁净的白大褂下,格子领带配灰蓝色衬衣,衬托出一张俊朗睿智的脸庞,剑眉星眸,说话语速飞快,字字珠玑。他是口腔颌面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擅长口腔、头颈良恶性肿瘤如舌癌、牙龈癌、口咽癌、颌骨肿瘤、腮腺肿瘤、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缺损的即刻整复,血管瘤综合治疗、唇腭裂修补、颌面骨畸形矫正、颌面骨折创伤的救治、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治疗。

◎来找李劲松看诊的大部分都是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护士姑娘将病历本依次排序。

把时针拨回到三十四年前,青年学生李劲松没有半分纠结,愉快地在高考志愿表上写下“中山医科大学”。

谈及为什么选择从医,他表示,姑妈是内科医生,妈妈是护理师理疗师,从小耳濡目染,看到她们为病人祛除病痛,受人尊重。这是他最早感触到医学的价值,学医的“种子”或许在那时就已埋下。后来,也是在家里人的建议下报读口腔医学专业。

进入大学的李劲松,勤奋刻苦学习,开朗的性格使然,心灵手巧,在专业学习和实习成长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要当一名口腔外科医生”的信念在他心中悄悄发芽。

因品学兼优,李劲松如愿以偿,199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从事医教研工作,成为大学班里唯一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

作为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专科,颌面外科涉及复杂的肿瘤手术、口腔颌面大型组织缺损修复。李劲松说,“颌面部是人体的高危区域,对医生的要求自然也高,必须具备更广泛的大医学临床知识,精通影像学、重症医学、耳鼻咽喉学、神经外科、头颈解剖、护理等知识技能,才能让手术既做得漂亮又不影响颌面正常功能。”这也意味着颌面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更长。

遇到复杂病例,面对手术瓶颈,李劲松主动学习,向书本求索,向前辈请教,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把“保持优秀”视为人生座右铭。这一点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他的儿子因为各方面表现优异,今年成功被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录取。

李劲松带的博士后谢舒乐告诉39健康·仁心栏目组,“李老师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科研、临床两不误,力求做到最好,我们一般7点半到科室,他会比我们来得更早。这股拼劲非常值得我们年轻医师学习。”

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再从临床实践回归理论学习,日积月累的积淀,李劲松的医术不断精进,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从医风格。

◎李劲松的门诊病人非常多,一下午他顾不上喝口水。

“外科医生有压力也必须有担当,否则做不了好医生,”他经常勉励自己和学生,在还是主治医生的时候,就表现出果敢有担当的一面。

时隔二十年,至今他还清晰记得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

台山一位快临产的孕妇口腔大出血,当地医院求助于李劲松。他连夜打车赶过去,原来这位孕妇发生了凶险的颌骨动静脉畸形,合并口腔内大出血,处理不好将一尸两命。在妇产科医生帮助患者将孩子提前娩出后,李劲松马上接力手术,一边按压止血,一边处理畸形动静脉,拔掉病灶的牙齿,然后一点一点填塞骨腊,再进行缝合,花了两小时终于将病人成功救回。

在临床中,发现颌骨修复仅凭医生经验,无法实现精准匹配重建,他又积极专研新技术,从医工融合着手,在国内率先开展3D打印技术支持下的颌骨功能性精确重建手术。如今,李劲松已是华南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一把刀”,全国各地病人慕名而至。

无影快刀除癌魔,最忙一天做8台手术

技术好的外科医生,“忙”就一个字!

每周三、周五是雷打不动的手术日,周六经常要加班做大手术,李劲松团队最多的一天要做八台口腔癌手术。39健康·仁心栏目组 惊讶于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也好奇他如何保持体力和精力旺盛?

“外科医生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李劲松报以微微一笑表示,外科医生要有强健的体魄,篮球和器械运动是他喜欢的充电方式。即便现在工作很忙,他每周都要抽空打1至2次球,经常带上团队一起打球,在运动中增强大家的默契和凝聚力。

走进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办公室,39健康·仁心栏目组 注意到,右手边的黑板墙上密密麻麻写着近期的手术安排,绝大部分病人都是来切除肿瘤的。

◎李劲松在细看病人的影像检查片。

麦玲的妈妈口腔溃疡久治不愈,直至摸到肿块才引起重视,上医院一查已是口腔癌晚期。“手术是唯一的出路,妈妈58岁年龄不算很大,但要完好切除肿瘤,手术风险比较大。”麦玲四处打听,当地医生推荐了李劲松。

国庆后,她们幸运地挂上号,第二天就被收治住院。手术把整个下颌骨切掉,从小腿取了一段腓骨修补缺损,一次性完成癌肿切除和下颌骨显微外科重建。术后一星期,麦妈妈恢复良好,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同样在医院陪护妈妈的肖思思,寻医经历比麦玲要曲折一些。76岁的老母亲,在湖南老家查出牙龈癌,看了很多医生都说:“老人年纪太大了,不适合做手术,还是不要折腾了!”一句话就把这个家庭推到了绝望之地。

“但是,妈妈的求生欲很强,还是想要手术治疗,”在快要放弃的时候,肖思思想到求助网络,在搜索引擎输入“治疗牙龈癌的最好医生”,随即弹出了李劲松等来自北、上、广的几位医生的名字。

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咨询,没想到李劲松一开口就给了希望,“你妈妈能做手术!”看着眼前这位神定气闲的医者,肖思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依然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一刻她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

手术怎么做、有什么风险、术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事无巨细,李劲松一一清楚地告知和解释。因为有经验,所以有信心,手术非常成功。

高龄患者、超高龄患者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的“禁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病,手术风险非常高,让许多外科医生头皮发麻。面对高龄手术“禁区”,李劲松带领团队把难题一一破解。

家住海珠区的郭伯,因颊部溃烂确诊颊癌,由于病变范围大,手术是唯一的治疗,否则可能活不过半年。但是86岁高龄,还患有糖尿病,发生过脑梗塞,心脏功能也不大好,手术及麻醉风险巨大,到底做不做好?

李劲松认为,老人全身情况总体还可以,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忌症。

关键时刻,患者及家属选择相信医生。邀请麻醉科会诊、综合评估,慎重选择手术方式,李劲松及其团队为郭伯精准切除肿瘤,再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取其手臂皮瓣,通过血管吻合的方式修复口腔的缺损。

术后,移植的手臂皮瓣在口腔内成功存活,同时肿瘤得到了根治,郭伯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可以继续享受天伦之乐。

◎面对确诊口腔癌但拒绝马上住院手术的病人,李劲松耐心解疑答惑,善意提醒他:手术是唯一的救命方法。

39健康·仁心栏目组 了解到,迄今为止,李劲松手术的最高龄患者是96岁,切除肿瘤后也做了皮瓣修复,在老人百岁之际,家属特地到门诊致谢:“李教授,今天是我们老爷子100岁生日!”这是李劲松感到自己作为医生最幸福的时刻,那种喜悦和成就感也使他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

“只要病人有手术意愿,也相信我,我肯定全力以赴,陪他(她)冒险闯关。”他说,事实证明,只要对于高龄的口腔肿瘤病例进行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围术期处理,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手术修复重建效果。

把病人装在心里,注重全周期管理

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李劲松铭记于心,在他看来,用手术刀解决病人的痛苦是治疗的第一步,手术结束后,还要做好病人的全周期管理,关注术后心理变化。

做完手术就到病房查看病人,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李主任对病人非常负责任,正因为他的细心,才及时发现了妈妈腿部伤口的缝合收得太紧,足踝肿胀严重。”麦玲说,更没想到的是,李劲松竟第一时间叫了三个科室的医生来会诊,给妈妈松解了部分缝线,又做了植皮处理,让她们感到非常安心。

◎李劲松带领年轻医生一起查房,同时带教。

不像肝肠等内脏手术,伤口藏着别人看不到,口腔颌面手术病人常常有“破相”的担忧,也因为伤口疼、不能自理,出现情绪低落,自卑厌世。

头面部包裹着一层层绷带,插着鼻饲胃管,气管切开置管无法说话,还不自主地流口水……肖妈妈躺在病床上眼睛直勾勾盯着天花板,原本独立矫健的一个人变成现在这副模样,连眼前的一杯水都拿不动,黯然神伤。

李劲松得知后,拉着肖妈妈手,悉心宽慰:“阿姨,别担心,你恢复得很好,过两天就拔掉身上的管子,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得病之后的肖妈妈,除了医生和护士外,谁的话都不相信。“听了李主任的安慰,妈妈生病以来第一次笑了!”一旁的肖思思被感动了,不过当时的她以为医生只是随口一说,不知道里面含有真实的成分。

◎李劲松仔细查看病人术后的伤口恢复情况。

“昨天李主任又跟妈妈说明儿可以出院,我还在想不可能吧,妈妈脚肿还不大敢走路,是李主任一直在鼓励她。”没想到今天早上醒来,肖思思看到妈妈的脚肿消失了,也不流口水了,在病房走廊里用助步器走得飞快,她眉飞色舞地跟39健康·仁心栏目组 描述妈妈的变化,形容简直就是“奇迹”。

殊不知,她当初在网上看到李劲松教授的好评率是100%也怀疑过真假,来了医院之后发现他是名副其实的好医生,对病人真的很用心。

在护理师黄晓静眼中,李劲松是一个非常有人文关怀的医者。“大医院病人多,术前检查预约等待时间长,对于病情严重的,李主任都会亲自出面帮他们尽快做上检查,提醒其他医护多关注病人。当病人达到出院标准还想继续疗养,本院无法满足,他会亲自帮忙联系当地,让病人回到社区回到当地进行康复,就近换药,同时要求我们定期做好随访,关注术后恢复。”

◎每个病人看诊后,李劲松都会给他(她)一张小纸条,方便随时咨询。

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要温暖患者。李劲松表示,要推掉危重病人很容易,但要迎难而上就很考验外科医生的水平和担当了。外科医生在拥有过硬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去真正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充分有效的医患沟通。

从医28年,李劲松手拿“尖刀”,冷静、理智,技术超群,为病人驱赶病痛,延续生命的长度,又不缺乏温度,让病人如沐春风。从门诊见到的一个个术后复诊病人心怀感恩就是最好的证明,特别是那位一脸灿烂笑容的58岁王先生,全舌癌手术切除并做缺损修补,基本恢复说话能力,他竖起大拇指说:“这次多亏了李主任,手术一级棒!”

通讯员:林伟吟 张阳 黄睿

摄影:张二冬 胡超扬 陈家颖

*本文中患者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