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銀行長期“負利率”的情況是一直存在的,這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國經濟要發展,就要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這樣有利於投資。再加上,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利率也不能高,否則還貸壓力會很大。另一個是,要降低房地產,特別是個人購房者的房貸壓力,現在房價已經這麼高了,如果房貸利率再高,購房者喫不消,所以把房貸利率壓得低一些,可以減少房地產金融風險破裂的風險。

但是,這麼做的結果是儲戶們倒黴了,銀行存款一年期只有1.75%,而今年前10個月平均CPI已經超過了3%。如果你把1萬元存入銀行,每年大約要虧125元,因爲,現在1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1年後的10300元。這樣的話,把錢存入銀行不僅跑不贏通脹,而且還資產縮水。這也是我們越來越覺得,把錢存銀行是錢在“越存越少”。貨幣的購買力一年不如一年。

可能有人會建議,既然把錢存入銀行是負利率,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投資股票和黃金呢?事實上,股票和黃金肯定是具備資產保值增值的功能的,但問題是,你在什麼位置購買,如果股票在低位購買的,那肯定跑得贏通脹,而買高了一旦被套,本金都保不住。還有就是黃金,如果黃金在1100-1200美元/盎司時購買,那你肯定是會賺錢的,但如果是1900美元/盎司購買,那購買黃金的虧損的概率也是很明顯的。

既然股票和黃金都是有風險的,那麼投資房產是否就穩賺不賠呢?在過去投資房產還是有很大賺頭的,現在投資房地產,恐怕就有很大的風險性了:一方面,即使今年房價上漲的城市,漲幅也不大,而炒房是有房貸和稅收成本的,如果這樣一算,炒房者這幾年是虧損的。另一方面,國內房價已經出現了分化,雖然有部分城市房價還在漲,但也很不少地區的房價在下跌。投資者穩賺不賠的好日子過去了。2018年高位買房的人,現在出現虧損不在少數。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大家,投資理財要先注意風險,再去追求高收益,現在市場上可以投資的主要有以下幾個:一個是大額存單。現在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被取消後,大額存單是碩果僅存的創新型儲蓄方式,大額存單如果存上三年期的有4%的回報率,不過,大額存單的門檻比較高,在上海地區基本上是30萬起步。二個是投資國債,過去國債投資一出來就被搶光,從今年開始國債全面供應市場,預計明年國債市場供應也是非常充足。

三個是銀行理財產品,儘管從2021年要取消保本保收益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但是隻要在R3級別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都很小,主要投資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所以風險並不會很大的。當然R3級別以上,存在一定風險,投資者要小心了。四個是如果投資者喜歡追求適當的風險的話,可以購買一些偏股型基金,讓專業機構代你炒股票,這樣也有望獲得較高的收益率。

而我們認爲,既要跑贏通脹,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又要資金相對安全,那只有採取多元化資產配置這個辦法。如果你是厭惡投資風險型投資者,可以把資產的大部分購買大額存單、國債等固定收益率的產品,再拿出一小部分資金去購買偏股型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非固定收益率的產品。這樣就可以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又可以使收益最大化。當然,如果你是激進型投資者,那可以把大部分資金購買風險相對較高的投資品種,以博取較高收益率。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