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战略物资钴矿争夺战,中国将美国“甩在后面”

[编译/观察者网 郭涵]对于钴矿这种锂电池中不可或缺、发展前景广泛的“战略性矿产”,美媒开始担忧起被中国“掌握”的供应链“卡脖子”。

“政客”新闻网站2日评价,在中美围绕获取钴矿的战略资源竞争中,中国放眼长远、“国家主导”的政策技高一筹;美国则因为“自由放任”的路线“落入下风”(outmaneuvered),面临供应短缺或中断的风险。

钴矿在商业、工业、军事上的应用广泛,涉及从智能手机、电动车到飞机引擎等产品。2018年,美国政府将钴矿列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有“战略且关键”重要性的矿产。

目前,中非的刚果(金)是全球已探明陆地钴储量及钴矿石出口最多的国家。2018年,该国储量占全球的49%,矿石出口量占全球的58%,中国近九成的钴原料从当地进口。中国也是全球精炼钴的最大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

文章称,过去二十年来,中国通过“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愿意为长期目标而牺牲短期利益,至今已“主导”(dominate)了全球的钴矿供应链。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旗下全国矿物信息中心物料流分析部门主管内达·纳萨尔估计,刚果(金)钴矿石产量的40%到50%由中国公司所有。中国也承接了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钴矿精炼。

“很多钴矿石一离开刚果就被运往中国进一步加工。”

这当中,中国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持续投资、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打通通往非洲与欧洲的经济走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中国通过一笔价值6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议,在刚果(金)援建道路、医院的同时,进入当地钴矿的开采行业。

相比之下,美国走的是依赖市场上外部厂商的路线,这意味着短期成本降低,但供应短缺或中断的风险增加。

前五角大楼官员、新美国智库研究员沙隆·布克表示,“中国人的远见值得称赞。他们想要垂直生产,既确保原材料供应,也在做制造电池等等。所以,他们采取了战略性的做法,而我们(美国)则是依靠一群持不同原则的私人企业来主导(供应链)。”

文章认为,围绕在全世界获取这种战略与经济价值日益重要的矿物,中国的“国家主导”(state-directed)产业政策要比美国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路线技高一筹。

纳萨尔提到,钴矿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评估的50种矿物中,美国面临供应链风险最高的品种之一。随着全世界进一步依赖可再生能源及电动车,对钴矿的需求预计会进一步扩大。

为改变现状,特朗普政府批准在美国国内启动钴矿开采。目前,爱达荷州莱姆哈伊县是美国本土唯一一处以开采钴矿为主的矿场,但仍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中期投产。

然而对美国来说,国内开矿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环保。

致力于明确采矿业环保与社会责任的非政府组织“负责任开采资源倡议”(IRMA)执行主任艾米·布兰杰,近日对钴矿开发表示担忧,认为会增加美国的水污染问题。

她说,“我们应该更有效率地利用矿产,包括重复利用已经开发的资源,这样就不需要新增开采。”

但是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对电池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光靠循环利用是不够的。承包莱姆哈伊县钴矿的杰维斯采矿公司CEO布莱斯·克洛克称,钴矿供应会改变未来几十年全球竞争的业态,现有的储量“不够让所有电动车企业规划10到15年后的发展计划”。

他在辩护时似乎透着一股浓浓的“酸”味:“中国加工的钴矿不是为出口到美国支持电动车革命。他们会自己造更便宜的车,你最多只能期待他们把便宜的车出口过来。”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