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的改善,既反映着国家发展,更链接着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十三五”期间,我省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今天的《巡礼“十三五”》,我们就来看看五年来,我省在社会民生事业上所取得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

稳就业 筑牢民生之基

十一月的一个清晨,达州市大竹县九华镇九银村里,大喇叭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过去几年,村里的大喇叭除了播报全村的重大事项,还增加了一个重要职能:发布招工信息。

达州市大竹县九华镇九银村党支部书记 张真太:大喇叭啊,就像我们农村说的是顺风耳,通过这个大喇叭能把招聘信息及时传递给每户农户,像我们村(今年)1月至11月,有200多个人通过这个渠道进行了就业。

就业连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大竹作为川东区域人口大县,把促进就业放在保障民生的重要位置,过去五年,大竹县创新方式,畅通劳务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了20867名农民工就近就业,8437名返乡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而在全省层面,四川各级各部门更是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建立省际省内劳务输出协作机制、出台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等措施保障就业。2016年到2019年,我省每年农民工完成就业均超过两千万,全省农民工创业人数累计达79.88万人,实现创业产值6060亿元。

畅蜀道 补齐交通短板

十三五以来,让四川人幸福感倍增的不仅是工作更好找了,还有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这几天,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的橙子迎来了上市的时节,入冬以来,气温降低,降水偏少,让今年的柑橘更有甜度,正在收购橙子的水果商赵开强心里比橙子还要甜。今年年初,鸡鸣三省大桥的开通让他的生意至少拓展了50公里。

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水果商 赵开强:大桥没有开通之前,我们卖水果都是在本地镇上卖,大桥开通之后我们直接到农户的地头去采摘,拉到云南的镇雄去卖,交通方便多了,卖得也多了挣得也多了。

鸡鸣三省大桥长度虽然只有300米,但是却连接起了四川叙永和云南镇雄,结束了两地隔河相望不相连的历史,和赵开强一样喜悦的还有从云南镇雄嫁到叙永县的何敏,大桥通车后,回娘家的路大大缩短了。

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居民 何敏:现在方便,半个小时就到了,以前要三个小时,还有那个路很危险,现在大桥修通了,有时间经常回去和家人团聚了。

绝壁成过往,天堑变通途。十三五期间,四川加快补齐交通短板,建成渡改公路桥178座,渡改人行桥225座,解决了181个乡镇、6844个建制村硬化路问题,今年6月,随着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我省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

强医疗 护航健康四川

交通改善,让蜀道不再难行,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则让老百姓看病就医不再烦心。在成都市成华区双桥子街道新鸿社区,67岁的高血压患者吴智德以前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大医院接受例行检查。2016年,成华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成医疗服务联盟以后,华西医院定期选派专科医生在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这让吴智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华西专家的诊疗服务。

成都市成华区双桥子街道新鸿社区居民 吴智德:就感觉方便多了,过去看病有时候,整一天都弄不好,在这里等,包括看、弄药,可能就半个小时之内就全部把它解决完。

通过大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医联体,十三五期间,四川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结合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的广泛应用,一张由重点医院牵头、地区骨干医院做支撑、乡级村级医疗全覆盖的医疗服务网络已逐渐成型。目前,我省群众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十三五”以来,我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大事化作一项项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让人民群众在点滴变化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