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好商量

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2020年第九期将残疾人朋友请上协商平台,与各方一起协商如何更好地提高针对残疾人群体的保障水平与服务水平,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

“托养”是一个特别有温度的词,见证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照顾成年残疾人,以前多半靠家庭,由亲人照看,只有当家庭实在无力承担时,责任才会部分外化,如今被纳入公共保障视野,沿着残有所托、残有善养的路径演进,从细节中见细心、于稳步中见进步,令人欣慰。

从小处说事,“托养一个人,解放一个家”,对于那些无力照顾重度残疾人的家庭来说,残疾人托养服务大有解人于倒悬之功。从大处着眼,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残疾人的生活状态、生存状况,直接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质量、文明水平。照顾好残疾人的生活和生存,既是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责任使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社会风险的内在要求。

我们所知的是,广州作为全国第一个成立大型残疾人托养机构的城市,市残联于2007年就租场开办康园工疗站系统,大量工疗站嵌入街道、社区,为数千名残疾人提供日托服务。我们不了解的是,托养机构“一床难求”依然存在,残疾人轮候数年才能入托也不足为奇。所幸的是,广州各方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正在做增量。据报道,一处床位达1300个的残疾人托养中心,现已经进入征地拆迁环节。

开门七件事,件件都要钱,无论是开办残疾人托养机构,还是维持机构正常运转都要“烧钱”。钱从何来,这是一个元问题。先说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全由公办吧,公共财政未必挑得起这副担子;交与民办吧,又存在一个成本分担问题,若这个问题没解决好,托养机构叫好不叫座,那也白忙乎。谁都知道要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出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可怎样才能拧开多方开关,一起往池子里注水,有待且行且总结。

机构能否办起来是一个问题,残疾人能否住得下来是另一个问题。解答后一个问题,必须正视日常费用分担问题。费用适度自理肯定是大方向,但必须正视现实,现实是许多残疾人家庭有心无力,那怎么办?有一条路径透出亮光,那就是长期护理保险。诸多业内人士都寄希望于此,广州亦已试水,但前景如何,有待实践检验。无论如何,粮草要先行,兵马才有保障。

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和运转,有钱还要有地、有人;残疾人托养不仅是保障生活,还要解决就业、医疗等问题。是故,这是一道综合题,有待各方仔细推论、小心求解,力求交出高分答卷,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练洪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