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下,珠江新城林立的高樓倒映在珠江裏,美不勝收。

廣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對企業進行幫扶檢查。

廣州市“誠信興商 信用智創”主題宣傳活動現場。

專題

在全省率先啓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系統,目前每年參評企業達到3000家左右;在環評審批上實行“告知承諾制”,以企業信用承諾爲基礎,符合條件的項目無需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在環境監管領域建立“正面清單”,對環境信用良好的企業免於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做到“無事不擾”……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以加強生態環境信用監管爲抓手,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爲載體,從源頭准入、日常管理、信用建設等環節有效簡化審批、優化監管、強化服務,爲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綠色助力。在2020年11月廣州市信用辦、市文明辦聯合主辦的“誠信興商 信用智創”主題活動中,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申報的“放大環境信用效應 助力廣州綠色發展”案例獲評爲“信用創新應用案例”。

文、圖/杜娟、穗環宣

簡化環評審批:

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在源頭准入環節,簡化環評審批,時效性和便利度雙提升,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簡化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按照“放管服”改革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求,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告知承諾制”,對不新增用地和污染物排放、未發生重大變動等技術改造項目,以企業信用承諾爲基礎,無需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一步精簡流程,全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實現全網辦,取消窗口遞交資料環節,不再需要整套遞交文件,只需準備4份申請材料在網上平臺即可完成操作,受理更快,效率更高,審批時限由原20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

精準施策,助力疫情防控。面對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主動靠前服務,加快審批進度。開闢抗疫項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三類建設項目簡化手續;與之相關的廠房、病房、實驗室等建築物,可以“容缺受理”,先開工後完善手續;對疫情結束後不再運營的項目,在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豁免環境影響評價手續。

接續發力,擴大豁免範圍。2017年1月,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實施《廣州市第一批免於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管理的建設項目名錄(試行)》,探索將7大類共26項建設項目免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簡化手續;2018年12月,印發《廣州市不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工程建設項目名錄》,將豁免範圍擴大至8大類共31項建設項目類型;2020年7月,印發《廣州市豁免環境影響評價手續辦理的建設項目名錄(2020年版)》,與前2版名錄相比,豁免的項目種類大幅增多,主要圍繞廣州發展實際需要,將環境影響微小的交通樞紐、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項目納入豁免環評範圍;同時從方便羣衆和服務民生角度出發,對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項目以及其他小微企業項目豁免環評,共涵蓋30個行業89類項目。豁免環評實施以來,全市減少約20%的建設項目環評諮詢量。

優化執法監管:“無事不擾”+“技術幫扶”提升監管效能

在日常管理環節,優化執法監管,“無事不擾”與“技術幫扶”相結合,不斷提升監管效能。

分類監管,建立“正面清單”。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圍繞“六穩”“六保”、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逐步將環境信用良好、環境管理規範、污染輕、風險低的968家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免於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做到“無事不擾”。同時,爲避免清單“終身化”,杜絕“一納了之”情形,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對暫不符合納入條件但具備整改可行性的企業,加強技術幫扶和督促指導,符合條件後納入;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則及時移出“正面清單”,主動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業因涉嫌環境違法被及時移出清單。

多措並舉,豐富執法手段。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積極依託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利用走航監測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監管,通過無人機航拍抽查建築工地,研判在線監測數據加強企業督導。同時,印發“正面清單”實施細則,把監管執法與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污染防治攻堅等有機結合起來,對清單內企業開展非現場檢查2264家次,其中通過在線監控檢查企業644家次,發現存在問題56個,及時指導企業立行立改,切實做到“執法非現場、監管不缺位”。

創新方式,積極宣傳引導。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注重執法與服務相結合,強化技術幫扶和普法宣傳。一方面,結合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組織開展線上“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通過微信、QQ等“不見面”方式服務企業,共解答諮詢、普法宣講675家次,有效回應企業關切;以在線方式開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控管理培訓,通過業務講解、答難釋疑和工作交流,提高企業人員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印製派發有關污水排放、固體廢物典型案例及規範化管理要求等工作指引和宣傳手冊,強化一線執法人員及專職環保員對企業的指導、幫扶和監管。

強化助企服務:

“正向激勵”+“信用惠企”

推動守正創新

在信用建設環節,強化助企服務,“正向激勵”同“信用惠企”齊落實,大力推動守正創新。

客觀公正,應評盡評。根據《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有關規定,實行強制評價和自願評價相結合,每年度評價企業約3000家,評價覆蓋面廣,做到“應評盡評”。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自2016年1月起在全省率先啓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系統,參評企業在評價系統內進行自我評價、上傳輔證材料、提交自評結果、反饋初評意見;市、區生態環境部門分級負責所監管企業的初評、複覈,全程無紙化操作,自動計算生成評價結果,確保評價客觀公正。

正向激勵,惠企助企。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以“信用惠企”爲出發點,2020年以來共推送聯合激勵對象104家,助推守信企業獲得優惠措施;以“信用利企”爲着力點,結合環境信用狀況實行差異化監管,落實差別化水價、污水處理費等政策,多渠道釋放“信用利好”,樹立正向激勵的鮮明導向;以“信用助企”爲落腳點,包容審慎地爲企業在申報穩崗位補貼、評優評先、稅費優惠等方面出具覈查意見、提供信用助力,2020年以來共爲2.5萬家次企業提供守法覈查服務。

強化服務,高效修復。廣州市生態環境、發展改革、市場監管及人民銀行等46個部門聯合簽署出臺《廣州市關於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生產經營者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規定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一經確定,即推送上述46個部門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納入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並向社會公佈,綜合影響企業獲取貸款、資金補助、採購便利、評優評先、稅收優惠、差別化價格等方面。爲引導企業改善環境行爲、減少不利影響,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在組織開展信用評價期間,積極引導企業立行立改,“即時修復”信用438家;評價結果公佈後,主動幫扶失信企業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提交信用承諾、在線申請辦理,完成環境信用修復151家,助力企業良性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