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袁春望,起初在很多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个长相清秀,但是却又性格古怪,喜欢独来独往的小宦官罢了。但实际上袁春望的真实身份远非大家表面上所看到的这么简单。从他通透而又狡黠的性格,从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野心跟抱负,以及从他跟女主魏璎珞后来的交情跟关系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袁春望出场是在娴妃想方设法变卖自己的首饰来救济家人时,他作为帮娴妃将首饰带出宫去的小太监之一,因为事情被高贵妃插足,他也受到了惩罚,去了辛者库。那时的他不肯背锅还被痛打,后来地位一落千丈,被轻视,没饭吃甚至能去抢狗食,一个太监能这样顽强,还给了那么多镜头,也让网友们意识到这个太监一定是个重要角色。

果不其然,后来魏璎珞被罚入辛者库刷恭桶时,遇上了这位每日负责运送恭桶的袁春望,这个角色也正式上线了。

在《延禧攻略》中袁春望这个人绝对是反差最大的角色,原本是善良憨厚的小太监,后面却逐渐黑化成阴谋腹黑的大反派。究其原因,就是他那个不明不白的身世害的。

关于袁春望的身世,电视剧说得其实很明白。他是钱氏所生。袁春望的母亲是农家女,是先帝借住他家的时候和他的母亲产生了感情,才剩下了他,家里的金丝蟒袍就是最好的证据。可是太后不认,太后的说法是金丝蟒袍是当初生下弘历的钱氏穿走的,在东巡路上遇上劫匪,钱氏牺牲了自己,穿上金丝蟒袍吸引匪贼注意力,这才救了先帝。

而钱氏被贼匪玷污,这才生下了袁春望。因此在太后口中,袁春望不仅没有皇室血统,还是个污点。

这和袁春望自己掌握的身世完全是两个说法,但是从太后一听“太行山”三个字就惊慌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一件不可描述的事情,事关一些人的生死颜面,其中死掉的人,就是太后口中的钱氏。

既然袁春望是钱氏的儿子,那么跟孝圣宪皇后有什么关系?孝圣宪皇后不是袁春望和干小四的养母吗?

《延禧攻略》中的孝圣宪皇后其实就是干小四和袁春望的生母钱氏。

当年钱氏被雍正派遣兵丁从太行山的土匪手中救出之后,雍正皇帝念及钱氏“舍身救夫”的恩德,并没有把钱氏赐死,而是调换了钱氏的身份,将“钱氏”更名换姓为“钮祜禄氏”。

这个其实有一点历史依据的,根据《清史稿》记载,熹妃的姓氏为“钮祜禄”,正蓝旗出身,雍正过世后被干小四册封为“崇庆太后”。

除此之外《清史稿》并没有熹妃在被册封为“妃位”之前的记录,比如何时入府、何时入册、统统没有记载,熹妃似乎是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但根据《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记载,有一位神秘的汉家女子叫做“钱氏”,钱氏进入雍亲王府之后被封为“钱格格”,雍正登基之后册封钱格格为熹妃。

据我推断,雍正册封钱格格为熹妃时,便已经决定立干小四为帝,但钱格格是个汉族女子,汉族女子没有资格成为皇太后,所以雍正皇帝赏赐钱格格满洲姓氏,以便四阿哥弘历日后更够顺利登基。

《延禧攻略》中的“钱氏”和“孝圣宪皇后”其实是同一个人,孝圣宪皇后是袁春望和干小四共同的母亲。

当年钱氏因为救雍正皇帝而被土匪侮辱之后,在太行山下的一户农民家里产下了“孽种”袁春望。钱氏为了隐瞒事实,将还在襁褓中的袁春望用金丝蟒袍包裹起来丢弃在农家。

农家误以为被金丝蟒袍包裹着的袁春望是皇子皇孙,便辛辛苦苦的将他抚养长大,期盼着袁春望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

“袁春望愣了楞:“亲爹?”

“我也不是你亲娘。”女人咳了两声,“当年雍正爷受人追杀,藏身于农家,与那户人家的女儿生了你……孩子,你不是个普通人,你是个阿哥呀!”

袁春望抱着蟒袍进京认亲时遇到了雍正皇帝的死敌“八王爷胤禩”,八王爷为了报复雍正而迫害袁春望让他做了太监。

实际上袁春望和雍正皇帝一丁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他是孝圣宪皇后和土匪所生,与满清皇室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关系。

孝圣宪皇后之所以不和袁春望相认,是为了隐藏自己的汉人身份,同时也是在保护袁春望,倘若干小四得知袁春望是自已的同胞兄弟,一定会派人暗杀袁春望,孝圣宪皇后不愿意看到兄弟相杀的一幕,所以只好将袁春望逼疯,如此一来即能够保住自己的清誉,又能够避免干小四和袁春望兄弟相残。

说来袁春望也是可怜。他以为,他凭借一串信物,能够找回自己的父亲以及荣华富贵,他以为他想寻回的“父亲”会因为一个“失而复得”的儿子而高兴,却不知皇家不比寻常百姓家,寻常百姓尚且还会争家产,何况坐拥天下的皇家,他不是小燕子和紫薇,他无法成为“还珠阿哥”,他的出现除了给所有人,包括他以为的父亲和兄弟,平添一份危机感以外,带不来任何好处。

即使他再心高气傲,再觉得自己是天子骄子,“凄凉”都是他的命定结局。

袁春望一直在跟璎珞强调他们俩是一样的人,其实不是,璎珞是睚眦必报,但是她也心存良善,她所有报复的前提,都是那人惹到了她,或者惹到了她在乎的人,袁春望不同,袁春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自己想要的就必然是属于自己的,俨然就是“男版尔晴”,执着于“得不到”,一步一步把真心推得越来越远,不止害得身边人痛苦万分,也把自己送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