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蒌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

栝蒌我这山上常见,多生长在公路或者山路两边,虽然是常用中药,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其中天花粉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

栝蒌一药我这的中医不用去采药,草医也少用它,只有一些跌打医生喜欢用它的根即天花粉和别的草药外敷治疗跌打损伤,如跌伤红肿的就可以用新鲜的天花粉、山木薯、广防己等捣烂外敷,消肿止痛效果很好。天花粉有生津止渴功效,也是治疗糖尿病的要药,对于治疗上消型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我的文章主要是介绍草药,和大家一起认识草药,毕竟常在野外接触草药的人不多,所以医案或者说用药经验介绍甚少,其实常用的中药历代医书记载甚详,有空可以翻书看看,另外瓜蒌子,瓜蒌壳、全瓜蒌等这里不一一介绍,自己可以百度一下。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天花粉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葫芦科栝楼属。

攀援藤本,长达10米;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常3-5 (-7) 浅裂至中裂,叶基心形,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花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顶端有5-8花,花冠白色,裂片具丝状流苏,被柔毛;雌花单生;果实椭圆形或圆形,成熟时黄褐色或橙黄色;种子卵状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产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

黄色和红色的可以取瓜蒌子,瓜蒌皮用,青的可以做全瓜蒌。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2、《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 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3、《本经逢原》:“栝蒌根,降膈上热痰,润心中烦渴,除时疾狂热,祛酒瘅湿黄,治痈疡解毒排脓。”

4、《本草求真》:“天花粉,较之栝楼,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墙倒壁之功也。至《经》有言安中续绝,似非正说,不过云其热除自安之意。”

5、《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相关配伍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经实热, 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热病烦渴,可配芦根、麦门冬等用或配生地黄、五味子用,如天花散(《仁斋直指方》);取本品生津止渴之功,配沙参、麦门冬、玉竹等用,可治燥伤肺胃,咽干口渴,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2、肺热燥咳。本品既能泻火以清肺热,又能生津以润肺燥,用治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可配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等药用,如滋燥饮(《杂病源流犀烛》);取本品生津润燥之功,配人参用治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咯血,如参花散(《万病回春》)。

3、内热消渴。本品善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可用治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常配麦门冬、芦根、白茅根等药用(《千金方》);若配人参,则治内热消渴,气阴两伤者,如玉壶丸(《仁斋直指方》)。

4、疮疡肿毒。本品既能清热泻火而解毒,又能消肿排脓以疗疮,用治疮疡初起,热毒炽盛,未成脓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常与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同 用,如仙方活命饮(《妇人大全良方》);取本品清热、消肿作用,配薄荷等分为末,西瓜汁送服,可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如银锁匙(《外科百效全书》)。

拍摄地点:昭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