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在解放初,属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地。1949年8月8日设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甘肃行政区(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行政区改为甘肃省。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结束。

◎1949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各分区更名为各专区。

◎1949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会宁专区更名为定西专区,驻地由会宁县迁至定西县。

◎1949年12月5日甘肃行政公署批准:

1.撤销湟惠渠管理局,并入皋兰县。

2.保留肃北设治局(县级)。

3.设立张掖专区,辖武威专区的张掖、山丹、民乐3县和酒泉专区的临泽、高台两县。

4.定西专区的景泰县划归武威专区。

5.宁夏省划入的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专区代管。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原陕甘宁边区政府甘肃行政公署宣告结束。

◎设立天祝自治区(县级),以永登县的天祝区(包括岔口驿、打柴沟、祝藏、古城、松林、西大滩、哈溪等地)为其行政区域,驻南冲寺。(1950年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5月6日成立)

◎1950年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

1.设立平凉市(县级),以平凉县的城关区为其行政区域。

2.设立天水市(县级),以天水县的城关区为其行政区域。

3.设立临夏市(县级),以临夏县的城关区为其行政区域。

4.天水县由天水市迁驻天水郡。

5.临夏县迁驻韩家集。

◎1950年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

1.撤销洮沙县,洮沙县的行政区域并入临洮县。

2.撤销曲子县,的曲子、合道、木钵、天子、八珠等5个区划归环县;土桥、马岭2个区划归庆阳县。

3.定西专区的海原、西吉、固源3县划归平凉专区;平凉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天水专区;临夏专区的临洮县划归定西专区。

4.夏河县由省直辖。

5.撤销张掖、岷县两个专区。张掖专区原属的高台、临泽2县划归酒泉专区,张掖、山丹、民乐3县划归武威专区。

岷县专区原属的卓尼设治局改设立卓尼自治区(县级) ,由省直辖。岷县划归武都专区;临潭县划归临夏专区;渭源、会川2县划归定西专区;漳县、陇西2县划归天水专区。

◎1950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东乡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以临夏县的锁南区、唐汪区,宁定县的平善区、乐善区、牟家区,和政县的百合区、启明区,永靖县至忠区的一、二、三个乡为立东乡自治区的行政区域。自治区人民政府于9月25日正式成立,驻锁南坝。

◎1950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

1.设立兰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区。

2.皋兰县由兰州市领导。

◎1950年7月24日西北军政委员会电示:甘肃省酒泉专区代管的额济纳旗划归宁夏省。

◎1950年7月20甘肃省人民政府日批准撤销肃北设治局,设立肃北自治区(县级) 。以肃北设治局的行政区域为肃北自治区的行政区域。下设三个乡,第一乡在布隆吉附近(安西县),第二乡在青头山、鱼儿红、大金泉一带(玉门县),第三乡在敦煌县南。自治区人民政府暂驻玉门县赤金堡。(7月29日成立)

◎1950年9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卓尼自治区政权名称为“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0年10月15日甘肃省夏河县甘家与青海省同仁县加吾部落调解:从阿吉大庆尼哈以东、帕浪南畔以西的赛庆沟、华里其哈地方之中央点起,依地形向南北或东南、西北延伸到赛处沟的左右两山顶之中央线上划一直线,平均分配划界,以东归甘家,以西归加吾。

◎1950年10月18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平凉专区的化平县更名为泾源县。

◎张掖县与高台县祁连山地区11个藏族部落的领导商议,经协商确定:以梨园河东柳沟为界,河东的罗儿家、四格马家、大头目家、八格马家、杨格家、九格大板家等6个家族划归张掖县领导。河西的西八个马家、五格家、呀拉格家、虎狼格家、黑番家等5个个家族划归高台县领导。(1950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同意)

◎古浪县的安远乡的安远驿行政村划归天祝自治区,天祝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南冲寺迁至安远驿。(1951年7月24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9月22日正式搬迁)

◎兰州市的皋兰县改由省直接领导。(1951年8月1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

◎华池县驻地由悦乐镇迁至柔远城子。(1951年8月)

◎将阿拉善旗驻地“定远营”改称“巴彦浩特”。(西北军政委员会1951年10月6日批准)

◎临泽县驻地由蓼泉迁至沙河堡。(1951年10月15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报经内务部批准,1952年4月15日正式搬迁)

◎1952年1月4日甘肃省临夏县美武、卓尼自治区北山部落调解书:

1.从黄梅鹿(即尕巴大路西北的水湖滩)沿公路以东尕巴山以下的草原及由惹鲁扎萨端西,北到香水道沟口,再顺罗顺桑之骨东边的水渠,往北延伸,到岔巴与上下力加的原界以北,以东所有原来的草山均归美武所有。

2.从上惹扎萨起,西北的香水多儿港、香水卡及由香水山西北经香水道沟口,再顺罗桑之骨东边的水渠,往北延伸,到岔巴与上下力加的原界,以南所有原来的草山均归北山所有。

3.其余地区仍照原界不动。

◎临泽县驻地由蓼泉迁往沙河堡。(1952年4月1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

◎临潭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新城迁至旧城。(1951年8月1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1953月6日11日正式搬迁)

◎1952年6月12日甘肃省临夏县大河家保安自治乡与青海省循化县清水区孟达乡调整县界与山林问题协议:两省界只有一积石关,关外为甘肃,关内为青海。黑大山与石榴山之间不明确地区,双方同意调整为,北起积石关门,西绕石榴山根,向东南直线延伸至白杨岭,再向南延伸经大锅咀、小锅咀,止黑大山根,沿岭为界,东南归甘肃省,西北为青海省。(1952年9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报西北军政委员会备案)

◎山丹军牧场与门源、永昌、山丹、民乐等县牧民放牧协议书(1952年10月28日政务院同意)

1.山丹军牧场与永昌、门源两县新界线——北自蒿太坡西大口子的井井沟,向南直至九条里墩(九里墩、四十五里墩),再向东南直径三面庄子,沿岔沟东南行入头道沟(在下站约300米),顺头道沟南上入头坝河,沿头坝河南上至黑林沟,经黑林沟、水灌脑子,直至三个墩为山丹军牧场与永昌牧民放牧界线,以西以南归山丹军牧场,以东以北归永昌牧民。复直三个墩以经北岔通烂泥塘子的路为界,经烂泥塘子至大红沟沿水而上经黄牙素疙瘩东边的水,再沿水而上至天罗坝掌南海子由北折向南,直经天罗坝掌的南海子至祁连山为山丹军牧场与门源县牧民放牧界线,以西以南归山丹军牧场,以东以北归门源县。军牧场其他诸界维持原状(西至童子坝河,南至祁连山分水岭,北至大黄山根)。

2.门源与永昌牧民放牧界线以马营沟内小东石门北梁对白水泉子以北第一煤窑作一直线至柴房沟顶向北直至三个墩为两县牧民放牧界线,以东以北归永昌,以南以西归门源,其他地区两县放牧界线维持原状。

◎皋兰县安宁区的安宁、国正、天顺、太平、忠勇、乐天、阜康、定国、永靖、白石、青石、棠荫等12个乡,西固区的西固、柳荫、桃园、钟家河、瞿家营、陈官营等6个乡和柳泉、范坪、光月等3个乡的部分地区,果园区的极寿、马滩、袖川等3个乡和阜善、金沟、黄峪等3个乡的部分地区,阿干区的阿干、煤山、双龙、天都、山寨等5个乡和兰山乡的部分地区,合计29个半乡划归兰州市领导。(1952年11月21日政务院批准)1950年11月21日正式实施。

◎灵台县梁园区第4乡划归崇信县。(1952年12月2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同意)

◎兰州市第八区和将雷坛河以西5个街道和皋兰县的6个乡的部分合并,设立第四区。

◎合水县驻地由老城迁至西华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