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脾胃論》、《陽虛證治》

今天,我給你講個醫案吧。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在單位圖書館工作,女性,大高個。

有一回,她問我,說自己總覺得沒勁兒,一天到晚總想睡覺,而且可以確定的是,頭天晚上睡得時間足夠長,但她白天還是困。她問我,她是不是得了什麼慢性病了,但醫院查不出來,常規體檢更無法發現。

當時我看,這個人脈象偏細弱,說話的聲音也顯得低沉。仔細詢問得知,飯量不多,二便尚可。

我當時給她出個主意,我說你啊,用一種中成藥,叫做某某某某丸。你先喫一段兒,看看效果再說。到底是什麼丸,我在這裏爲了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種補中益氣的常用品。

結果,此人用了將近一個月以後,對我說,犯困、乏力、沒精神的現象好很多了,兩條腿明顯感覺有力氣。

她問我,她到底是啥病啊?爲啥用中藥能治好?我說,嚴格講,你沒病。現代人所說的病,基本都是在現代醫學理論框架內,可以診斷出來的結果。你的情況,現代醫學無法診斷,所以你沒病。你不過是處於中醫語境下的一個症候。這個症候,在中醫看來,是異常,但是在西醫看來,就是無病呻吟。

她聽了,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這是其中的一個故事。接下來我要給你講下一個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年52歲,姓宋。這個人也一樣,主訴精神不振、頭暈乏力、總想睡覺,一天到晚不愛起來,脈象沉虛而緩,舌質淡而無苔。最離譜的是,有一回,她這邊喫着飯,那邊就睡着了。結果,啪的一聲,飯碗摔落在地上,稀碎。

這到底怎麼回事啊?後來,她看中醫。醫師給開了一個方子。這個方子,無需保密,我給你轉述一下

黃芪,黨蔘,陳皮、升麻、柴胡、當歸,炙甘草、麻黃。水煎。結果,患者藥用5劑之後,諸證悉平。

這是在1982年,於《江蘇中醫雜誌》上刊發過的一張醫案。

上述兩個故事,有共性。她們都是因爲中氣不足而導致的嗜睡。說白了,就是脾虛、犯困。

脾主氣血之生化。脾強,則氣足。氣是什麼?氣是生命的能量。人能站起來,很好地工作、學習,離不開氣作爲一種基本能量來支撐。當脾虛氣弱、中氣不足的時候,我們的能量減少了,人就會犯困,嗜睡,起不來牀,沒精神。這就是氣作爲一種能量,在減少後的結果。

你看上頭這兩位,全都是脈象細弱、沉緩,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食慾一般。說話聲音不大,舌淡。這個情況,我們中醫人第一時間就想到脾虛氣弱、中氣不足、精神倦怠。怎麼辦?用補中益氣的辦法。第二個故事裏的方子,簡單說,就是補中益氣湯的加減。黃芪和黨蔘來健脾益氣,柴胡和升麻可以提升中氣。陳皮行氣,令補而不滯,當歸養血,令氣有所依。只不過,這裏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用法,即用麻黃來宣通陽氣。這個是一般人想不到的。麻黃解表散寒。它在這裏,相當於把補進來的氣,釋放到全身各處。這就對提振精神、振奮氣機很有好處。

道理,其實一說就透。關鍵是,我們要理解和體會。

其實,像這種脾虛氣弱、倦怠嗜睡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常見。尤其是辦公室勞心一族,就是成天有忙不完的活,寫不完的文件,報不完的表,結果弄來弄去,思則氣結,傷了自己的脾,搞得食慾不好了,渾身乏力了,最後是總想睡覺,精神不振,小臉顏色不好看。我不能說,此類人用補中益氣的辦法肯定合適。但是,這是一條重要思路,值得借鑑和思考。這樣的人,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因爲勞心過度,傷了脾,造成中氣不足了。

補中益氣湯的配伍,不是人人能用的。據我所知,腎陽不足者慎用,腹脹食積者慎用,咳嗽痰多者慎用,溼熱內積者慎用,胃寒腸鳴者慎用,陰血熱盛者慎用。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希望我的這篇文字,能給您一些的啓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