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肇庆市封开县江川镇五合村的神湾菠萝种植基地菠萝飘香,一簇簇成熟的菠萝齐刷刷地露出枝头,享受着采摘前的阳光。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婉怡 摄

这种被当地贫困户形象地称为“金色产业”的,正是由帮扶单位中山市神湾镇在五合村成功引种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神湾菠萝。

这份“金色产业”是如何

让乡亲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自然禀赋,产业有优势

神湾菠萝具有果肉金黄、香甜多汁、蜜味浓郁、爽脆无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推进产业扶贫落地见成效,经深入细致调研,结合封开县江川镇五合村坐拥北回归线、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等地理优势,神湾菠萝于2017年在五合村开始试验引种。

2019年,在中山驻县工作组和江川镇政府的统筹指导下,扶贫驻村工作队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神湾菠萝作为“一村一品”来打造,扶持成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动致富带头人带领、动员贫困户参与,以点带面的发展形式,菠萝种植扶贫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显现。

▲五合村神湾菠萝种植基地。

产业引领 助力脱贫攻坚

神湾菠萝在贫困村种植成功,亩产达到2500斤,市场销售价每斤6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多万元,带动五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72人脱贫摘帽。

五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严美莲早年丈夫因车祸意外去世,在家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在驻村工作队成功引种神湾菠萝产业后,她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菠萝种植基地务工,2019年已退出相对贫困户序列。“以前外出打工又怕照顾不了小孩,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工作有收入,日子更有奔头了!”她笑着对扶贫队员说。

▲严美莲在菠萝种植基地务工。

效益可观 村民跟着干

小小菠萝撬起一方致富梦。神湾菠萝种植项目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凭借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尝到神湾菠萝带来的“甜头”后,贫困户开始自发种植神湾菠萝,至今已有十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贫困户的家庭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万元,跃升到了12000元。村里的农户也开始上门“取经问道”,纷纷加入菠萝种植的队伍。目前,全村菠萝种植面积达到了300多亩。

接下来,

扶贫工作队将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继续加强神湾菠萝种植技术指导

和产销对接机制,

探索做优做强神湾菠萝种植产业,

让“金色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幸福产业,

接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