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东北军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近代巨型军事团体!这支部队一度发展到了30万人以上,其统帅正是著名的张学良。从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到抗战结束,这支部队先后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抗日英雄,例如:马占山、黄显声、冯占海、吕正操、万毅、黄宇宙、高志航……不过,我在本文中要介绍的是张学良的好友—马玉刚。

张作霖

马玉刚,辽宁台安人。他出生于1904年,比张学良小三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马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曾经有上千亩田地。而且,马玉刚的父亲是张作霖、张作相、赵芷香等奉军元老们的好友。在张作霖的安排下,马玉刚的父亲出任过西丰县县长。在这个背景的影响下,马玉刚很早就来到了沈阳,而且还考上了东北讲武堂。

据查证,他于1920年4月前后考入了东北讲武堂第二期步兵科,这一年他年仅16岁。他的同学中比较著名的有:穆春、关玉衡、韩光第、王德林、常经武、陶修……他的好友张学良是东北讲武堂第一期毕业生,冯占海是第三期毕业生。在此补充说明下,张学良是奉军统帅张作霖的儿子,冯占海则是奉军元老张作相将军的外甥。

张作相

闲暇之余,马玉刚经常去张作霖的大帅府串门。所以,他和张学良、张学思、冯占海等人都特别熟,彼此之间以兄弟相称。张作霖非常喜爱他,安排他来到了奉军总部军需处担任副官,还撮合他和一个沈阳的富家千金定了亲。爱情事业双丰收,年仅20岁出头的马玉刚可谓是春风得意。如果顺利发展的话,他可以成为一名将军。

1927年,在张学良的举荐下,不到25岁的马玉刚正式升任为少校营长。随后,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吉林省舒兰县。此时,他的好友兼学弟冯占海时任吉林省督军张作相的卫队团团长。在冯占海的帮助下,马玉刚很快在舒兰站稳了跟脚。不过,马玉刚的副营长还有他麾下的几个连长都是奉军元老熙洽的亲信,和他并不是一条心。

张学良

在冯占海的建议下,马玉刚调走了其中的两名连长,换上了自己人。另外,他还调来了几个自己信任的人,例如军需长张锦荣、文书方靖远、士兵萧军……但是,由于熙洽的干涉,他一直未能调走副营长和另外两名连长。在此说明下,熙洽是满清皇族后裔,他在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为吉林省督军张作相的参谋长。

根据众人的回忆,马玉刚性格内向,不喜应酬。他擅长骑马和射击,自从来到舒兰县以后一直大力练兵,而且在全营内部大力戒烟。他的这个营有四个连,约有800名官兵。在他的努力下,这个骑兵营的军纪还有训练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善。不久,他和未婚妻结了婚,证婚人是赵芷香,时任吉林省绥宁镇守使兼中将旅长。

冯占海

马玉刚非常欣赏有才华的部下,在他的举荐下,方靖远顺利考入了东北讲武堂。后来,方靖远回到了这个营改任为副营长。萧军也在他的举荐下报考了东北讲武堂,不过他名落中山。后来,在马玉刚的帮助下,萧军冒名顶替别人,终于进入了东北讲武堂炮兵科。但是他过于冲动,曾经误伤了一名教官,所以很快被开除学籍。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了!日军很快占领了沈阳城,接着吉林省边防军代理司令熙洽公开投敌,并出任为伪吉林省军政公署司令长官。在这个背景下,马玉刚很快赶走了副营长,接着邀请方靖远回来担任副营长。在我方一些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马玉刚毅然决定打出吉林抗日义勇军的旗号,并且坚决抗日到底。

李杜

令人遗憾的是,他只是赶走了这个亲日的副营长,并未关押或者处决他。另外,和这个副营长私交甚密的两名连长也是亲日派。但是,马玉刚并未识破他们的真实面目。这两名连长擅长伪装,一直表现出坚决抗日,坚决支持营长马玉刚的假象。因此,这两名连长都留了下来。萧军曾经建议马玉刚杀了他们俩,但是他没有表态。

很快,马玉刚的部队正式打出了吉林抗日义勇军的旗号。据查证,这是吉林省境内最早参加抗日活动的军事武装之一。接着,马玉刚坚决拒绝了熙洽的屡次拉拢,并且派人去联络以冯占海为首的的抗日队伍。不幸的是,那位亲日的副营长突然回到了舒兰县,并且收买了那两位亲日的连长。随后,他们带着几百人包围了马玉刚。

张学思

马玉刚很快制服了这两名连长,但是所部由于兵力薄弱,他最终被迫带着少数官兵离开了舒兰县。萧军再次建议他杀掉这两名连长,但是他出于一些顾虑,始终没有下手。然后,他率领余部来到了哈尔滨,并且参加了著名的哈尔滨保卫战。根据方靖远的回忆,萧军认为马玉刚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接着很快离开了他的部队。

在抗日名将李杜和冯占海的指挥下,马玉刚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哈尔滨保卫战、吉林攻坚战、舒兰城战斗……他一度负过伤,还阻拦过准备自杀的李杜将军。最终,这支部队的余部被迫退入了苏联境内。冯占海率领部分官兵转战到了热河,其中包括他的好友马玉刚。随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一个步兵师,由冯占海担任中将师长。

方靖远

马玉刚去了北平,面见好友兼上司张学良。故人相见,他们都非常激动。再想起东北的大好河山和几千万百姓,他们都红了眼睛。随后,在张学良的安排下,马玉刚长期坐镇河北省石门市,负责为东北的抗日队伍筹措粮食、弹药、被服、军费……与此同时,他的父亲不幸病逝于东北老家。赵芷香不愿意投敌,他自杀于1933年。

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将军的指挥下,马玉刚一边为东北的抗日武装筹措物资和军费,一边多次回到东北去联络各支抗日队伍。1937年的一天,他亲自押运一批物资去东北。回来的路上,日军已经占领了河北省石门市。因此,他和李杜将军失去了联系。此后,他一直都未能找到自己的上级部门,最后无奈回到了东北老家。

萧军

在东北,他参加了抗联的一支队伍。但是,这支部队很快就被日军击溃了。无奈之下,他悄悄回到了家中闲居。家人喜出望外,希望他就此收心,老老实实过日子,但是他并不甘心。日伪军的许多高官派人来拉拢他,都被他严词拒绝了。不过,为了家人的安全,他被迫和已经投敌的妹夫“握手言和”。私下里,他继续抗日。

1945年,抗战终于结束了。马玉刚彻底厌倦了战争,所以他并未复出。他曾经打算变卖田地,然后去沈阳教书。但是由于家人的坚决反对,他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在家中,他一直靠读书来打发时间。后来,我军解放了台安。在一个好友的邀请下,他曾经在当地协助过我军的剿匪工作。四野南下,他由于恋家,所以没有同去。

东北讲武堂

建国以后,他准备去当一名老师。至于他的那些学弟们、战友们,其中的许多人已经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例如吕正操、万毅、赵东寰、张学思、沙克……可能是自尊心太强的缘故,他并未去找过这些大人物。此时的他只想当一名小学老师,教书育人,老老实实过日子。但是,这种平静的日子很快被一些外来因素打破了。

马家是台安有名的大户人家,所以他家的上千亩田地很快就被没收了。而且,马家连一亩田地都没有分到。当地人都知道他曾经打过鬼子,但是并不知道他和我党、我军的渊源。最后,为了能够活下去,他的母亲无奈带着几个孙子、孙女上街讨饭。马玉刚倒是给张学思写过几十封信,希望张学思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抗日功绩。

但是,他并不知道张学思的地址。所以,张学思并未收到他的任何一封信。自然,张学思无法帮到他。就在这个时候,马玉刚的妻子无法忍受目前的生活,所以选择了和他离婚。马玉刚的母亲很快去世了,他则带着几个孩子相依为命。后来,他的一个女儿成为了一名工人,全家人的生活水平终于有了提升,但是依然极其清苦。

1960年,马家彻底陷入了绝境。不久,抗日英雄马玉刚病逝于家中,年仅56岁。据说,他打听到好友张学思正在大连工作。所以,他安排一个孩子去大连投奔张学思。实际上,张学思此时正在北京担任海军副参谋长。他和这个孩子都不知道张学思的实际地址,这个孩子悄悄爬上了一辆列车,最终意外流落到了内蒙古大草原。

本文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母亲河、台安县志、方未艾回忆录、萧军回忆录、抗日名将李杜传略、冯占海抗战纪实、冯占海抗战精神研讨文集、沈阳文史资料选辑、舒兰县志、东北军传奇、将领讲述东北军抗战、回忆张学良和东北军……如有纰漏,欢迎指正!另外说明下:萧军原名刘鸿霖,他是东北人,后来成为了著名作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