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观世界,刷新世界观

1996年、2006年、2013年,笔者先后三次进入西藏。3次都被孩子们清澈无邪干净的眼神所感动和震撼。

我所见到的藏区孩子的眼神

图文原创: 登围墙

在藏区旅游,你会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激动。那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高山仰止,绿草连天,牛羊似云,蓝天如靛。

自然风光随便一瞥都是一种大气的壮美,使人震撼;而人文景观又是另一道令人感动难忘的风景线。藏族人身上焕发出来的是一种健康淳朴的美。

川西也好,西藏也好,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藏族佛教信徒的叩长头,一个是藏区孩子的眼神。

藏区孩子的眼神大都是高山上的湖水,清澈见底,无邪生美。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挥手,都是纯洁率真的。

我至今难忘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进西藏遇到的那一群孩子。

记得那是离开拉萨前一天的下午,我们在拉萨贡嘎机场附近找了一家旅店,放下行李,就去机场散步。因为航班都是在上午出入港,所以现在机场既没有飞机也没什么人。我们步到停机场,走上飞机跑道。机场空辽舒广,寂静阔远,蔚蓝异常的天空,悠悠地开放着散状的云朵。我们正在感叹,这肯定是世界上最美的机场。因为它离天堂最近。

一群在停机场的草地上放牧牛羊的藏族小孩子,他们的牛羊还在悠闲地吃着机场的草。这也许是世界上最难吃到的草吧。现代的机场和传统的牛羊和谐地融到了一块。远远地他们向我们挥手,喊着“Hello!”。见我们也挥手,他们就大胆地小鸟一样飞到我们身边。看得出四个是女孩两个是男孩,八九岁的样子,个个笑得象格桑花一样灿烂。他们好奇地望着我们,并且自觉排好队请求我们为他们照相,样子天真而可爱。阳光耀眼,他们有些眯着眼睛,但仍然透着清澈。

除了照相,他们别无他求。然后他们满意地飞走了,笑声在空旷的飞机跑道上升起。那群孩子纯洁的笑容和无邪的眼神从此在我的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二十多年了,我常常想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了。2006年我又进西藏了。我们选择了从云南中甸坐越野车进藏、从青藏铁路坐火车出藏的路线,没有机会去贡嘎机场。2013年坐火车进藏,然后坐越野车经中尼公路进尼泊尔。后两次我都在西藏的人群中妄图寻找这些印象中的脸孔。他们应该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小姑娘了,他们正在做什么?还在求学?在工作?朝拜的人群中有没有他们?他们中现在有没有做喇嘛的?外部世界的飞机不断地起降,铁路通了,他们的梦是否飞翔过?他们有没有走出这片高原?但愿此帖在网上传播后,能找到他们,能找回纯真的回忆。

2006年6月,在川藏公路从新都桥理塘的路上,汽车爬到一个很高的山上,在一个视野广阔的U字形大转弯处停下来,让大家休息。我贪婪地拍摄着。路边一座简陋的不起眼的石头房子里,突然探出一个被太阳烤红的稚嫩的女孩脸蛋,笑容如高山杜鹃一样灿烂,衣服虽然有点脏,但牙齿却冰雪洁白。她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微笑着走进她的房子。房子内一片漆黑,杂乱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梁上挂着一些象腊肉一样的东西,整间房子值钱的好象只有一个挂钟和一个压力锅。

我要给她拍照,她害羞地躲到裂唇的奶奶身后。她的眼神如晴空之朗月。我问她几岁,她好象听不大懂,过了一会,她举着十个指头给我看。她明丽洁净的眼睛照亮了整间房子,她给房子带来了阳光。我将随身带的仅有的半盒口香糖给了她,没想到,她高兴得一下跳出一下窜进。从房子里出来,我不失时机地抓拍了几张照片。不知是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还是她的纯天然的美丽刺痛了我的灵魂。我感慨万分。沈从文说“美丽总是愁人的。”在这荒山野岭中,她怎么上学?她和谁玩耍?好在这并不妨碍她拥有快乐。现在,她会在哪里?她应该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依旧的母亲。

2006年7月,在离滇藏公路三十多公里的偏僻的来古村,我们遇到了几个村里的女孩子。高原的阳光灿烂刺眼,村庄周围的六条冰川上刮来的风却让人不寒而栗。村庄贫穷,这几个七八岁上下的女孩头上都包着红布巾,很抢眼,但走近一看,在阳光的暴晒下,小小的脸盘好象已经饱经风霜,让人心疼。她们显得很腼腆,眼神里充满了迷惑和友善。她们不大会说汉语,交流有些困难。我们给了她们一些学习用品和糖果饼干。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返回的路上,又遇到三个四五岁的孩子,站在土坡上,手上挥舞着路边摘的黄色的野菊花,憨憨地微笑着,脸上还粘着泥土,眼神里充满了对外部世界的向往。我们赶紧停下车来,给了他们每人一支铅笔。他们一手接过铅笔,另外一只手照样挥舞着鲜花。我立刻想到了“祖国的花朵”这个词。待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后该是怎样的呢?

在八宿县,一大早我就从旅店出来去拍照。回来时遇见一群小学生。我要给他们拍照。他们机敏地躲开我的镜头,问我要铅笔,我将这一群人带到旅店。店主见他们穿得脏兮兮的样子,不让进。我说拿了铅笔就走,他才勉强给进。他们的脸都被高原的阳光晒成紫红色。

虽然他们“主动出击”问我们要铅笔要别的,但他们的眼神,只是纯朴中多了些灵活。他们中大一点的女孩名字里有卓玛,她在班里五十个学生中,成绩排第一,藏文是100分,语文70.5,数学98。毕竟是在县城,汉语还可以。他们掏出他们的英语课本和藏文课本给我看,藏文课本里有毛主席和拿红缨枪的儿童在一起战斗的插图。

在哲蚌寺里,我注意到一个一岁多的小孩,跟着老人也在五体投地地叩头,动作笨拙但到位。与老人不同的是,他有时会偷偷看看旁边的游客。我看见他的眼神,如无云之苍穹,单纯好奇但充满疑问。世界在他眼里肯定是一个神圣的谜。

在藏区还有一些孩子在乞讨。在鲁朗,风景绝佳,但有一群穿工布服的孩子,看见游人走过来,就苦着脸流着鼻涕乞讨甚至索要、纠缠。在纳木错售票处附近,一群孩子看见旅游车来,就像过节一般地快乐。我给了其中一个一些糖果,其他孩子就围得你喘不过气来。乞讨的孩子,在许多贫苦的小孩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大多只要实在的东西:铅笔、笔盒、帽子、饼干糖果,不象其它地方的小乞丐直接要钱。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执著和恳求,但不狡黠不自卑。在那些一掷千金的游客充满优越感的眼睛里,他们似乎不应该存在。但是,我们想过没有,如果彼此换一个位置呢?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之窗,那么眼神就是这扇窗里所展现的内容。孟子认为:“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不正,则神散而昏。心之所发,并此而观,则人之邪正不可匿矣。言犹可以伪为,眸子则有不容伪者。”

从我所见到的藏区孩子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无邪的真和善,从而感到这些眼神是美丽的,也是珍贵的。

以下照片摄于2006年

丁真,全名叫扎西丁真,这个名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吉祥的珍珠”,他的眼睛特别漂亮,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纯净的、美好的。大概是因为生活在高原地区,所以眼睛很干净,就像是蓝蓝的天空一样。他是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格聂镇下则通村的一名村民,因为一名摄影师拍摄的一段短视频而在网络上走红。根据网上人的爆料,其实丁真是2000年出生的,今年20岁了,生活在康巴藏区,所以也有网友亲切的称呼丁真为“康巴的汉子”。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作者简介:登围墙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出版两本著作。曾在首届老舍散文大奖赛、第二届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红棉奖获奖。

原创作品,转载需署名

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20天俄罗斯深度自由行之十三:伊尔库茨克全掠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