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資訊

2021年漸行漸近,作爲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機構投資者,各大基金又是怎麼預判2021年行情?又是如何看待板塊配置?

梳理工銀瑞信、廣發、銀華、博時等基金公司近期觀點可以發現,多數買方機構預計,2021年可能仍是結構性行情,但想要獲得高額回報相對比較難,投資者需要降低迴報預期。就具體板塊而言,未來一到二季度順週期股被看好。而成長與價值股估值分化情況可能會收斂。

Wind數據顯示,2019年迄今近兩年時間內,近1200只基金產品淨值翻倍。年初以來,所有偏股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爲36.8%,爲2010年至今最高收益率水平,高於2019年的中位數35%。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時代的天平正在向機構投資者傾斜。”

//  2021年或結構性行情或繼續 //

工銀瑞信權益投資部副總監王筱苓認爲,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趨勢較爲確定,上市公司盈利面還將延續改善勢頭,這對權益市場有正面支撐。受消費均值迴歸、出口維持高位、建安投資尚平穩和製造業投資結構性回升影響,短期國內經濟將延續復甦。在環比延續復甦和低基數作用下,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將超過15%。考慮到國內政策逐漸迴歸常態和補償性需求逐漸得到釋放,預計全年環比擴張將逐漸放緩。政策防風險權重上升,流動性緊平衡。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武幼輝認爲,未來一段時間,宏觀基本面預計將從“緊貨幣、寬信用、經濟上”轉向“緊貨幣、緊信用、經濟上”,但力度上偏向“弱復甦、慢收緊”。對於資產價格來說,這意味着股市的估值受到壓制,但仍然存在盈利驅動的結構性行情;利率上行最快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債市仍需時間磨底。總體而言,股優於債的格局會延續,不過一旦增長轉向下行,股債性價比將有可能出現逆轉,明年二季度將會是重要的觀察時點。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指出,明年宏觀基本面改善與宏觀流動性收緊的賽跑,將是影響資產價格的重要因素。宏觀基本面方面,預計2021年盈利高點在Q1,全年盈利中樞明顯上移。2020年4季度A股盈利將延續二季度以來的逐季改善趨勢,並將會在2021Q1達到本輪盈利改善週期的高點,隨後企業盈利增速步入放緩通道,但整體盈利中樞相比2020年會有明顯上移。政策方面,預計本輪信用擴張週期有望在2021Q1後見頂回落,輸入型通脹壓力約束國內貨幣政策,整體構成偏緊的宏觀流動性環境。

國投瑞銀基金研究部總經理桑俊認爲,明年海外市場會逐步回升,這將讓國內市場存在一點壓力。但如果拉平來看,市場整體上是一個回升的過程,可能有更多操作的空間。另外,美聯儲提到,下一個週期他們對通脹的容忍度會更高一點,這樣對於A股來說,戰略可供選擇的期限會更長一點。

銀華基金薄官輝認爲,從宏觀層面看,2021年經濟增長要比2020年好,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疫苗助推全球經濟復甦,雖然刺激政策退出,但2021年還是存在很多結構性的機會。 

// 收益預期要降低 //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孫迪認爲,2021年宏觀上可能會進入經濟復甦和貨幣信用逐步迴歸常態、溫和收縮的環境中。有盈利支撐,我們對權益市場並不悲觀,整體系統性風險不大。不過,在流動性收縮的情況下,市場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需要適當降低收益預期,更好地把握結構性機會。

招商基金投資管理四部總監賈成東表示,全球經濟在經歷疫情之後緩步修復,結構市邏輯還在,但明年與2020年的結構相比有較大的不同。隨着疫苗研發的推進,央行貨幣政策化的決心更爲堅定,流動性不會更寬鬆,還會有收緊的可能。過去的大半年裏,因爲國內疫情控制較好,許多產業獲得了一個比較優勢窗口期。後續,如果全球疫苗可以如期推出,那麼窗口期帶來的利好因素會逐步減弱。

//  成長與價值股估值分化將收斂  //

工銀瑞信王筱苓表示,一方面基金重倉股中成長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且隨着經濟的修復,政策防風險權重上升流動性緊平衡,其估值難以進一步擴張。另一方面,歷史上行業分化大、且傳統低估值金融地產、順週期板塊顯著跑輸新型成長行業的年份,次年都迎來了低估值板塊的修復,低估值表徵的行業比如銀行、房地產、建築建材均有較好表現。預計2021年市場從流動性驅動轉爲盈利驅動,成長與價值風格的估值分化將收斂。

博時基金魏鳳春指出,2021年A股風格會繼續向均衡演繹,“經濟復甦+緊宏觀流動性”組合支撐2021Q1前順週期價值風格繼續修復。2021年中以後,隨着經濟增長勢頭和宏觀流動性衰減動能放緩,業績趨勢可能重新回到新興產業佔優,屆時成長風格也會有相對不錯的表現。

//  順週期成長股仍被看好  //

廣發基金武幼輝指出,未來1-2個季度,仍然偏好順週期行業,重點關注受益於疫情改善及經濟修復的品種,包括可選消費(白酒,汽車和餐飲旅遊等)、出口製造鏈(家電,家居,機械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等)和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的順週期成長(化工和有色)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博時基金魏鳳春建議,2021年行業配置方向重點圍繞業績改善彈性和確定性來佈局,重點關注三條主線:(1)受益海外需求擴張且對我國依存度高的領域,如傢俱、機電產品、汽車零部件、精細化工品等;(2)受益海外通脹預期發酵且庫存低位的行業,如工業金屬和化工品等;(3)部分成長性高且景氣向上的部分先進製造業,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消費電子等。

銀華基金薄官輝表示,首先看好可選消費的機會,如家電、汽車以及傢俱在疫情過後的逐步恢復。其次看好新能源的機會,主要是碳中和政策下的太陽能和新能源汽車。第三是看好獨立週期的板塊,如軍工。

農銀匯理基金趙詣指出,更加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一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北斗爲主的高端製造業。

中歐基金王健認爲,明年更看好邊際改善明顯的產業,包括可選消費中的汽車及家電,化工以及服務相關行業。在較長時間維度更關注新經濟領域醫藥、汽車電動化及智能化、光伏等產業的發展。

//  高盛、大摩、橋水均看好A股  //

看好國內市場的還有海外機構。

高盛在近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風險資產比如大宗商品、週期性股票和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會有出色表現。“週期性的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包括奢侈品消費、能源、工業製造、金融行業等,將實現大幅補漲。股市投資風格將出現從科技股領銜市場上漲到傳統行業、週期板塊復甦反彈的輪動態勢。”

摩根士丹利同樣保持樂觀,該投行對MSCI中國股指和A股均給出繼續“超配”的評級,對A股繼續持樂觀立場,認爲估值仍有吸引力,“十四五”規劃將提供支持,其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可能進一步提升。

橋水達里奧近期已多次強調,不管是出於長期多元化目的,還是短期投資戰術,都需要將其資產中的“很大一部分”投資於中國資產。

另外,在本月美國銀行的調查中,有一半的基金經理將新興市場視爲2021年的首選。新興和前沿市場專家復興資本則建議投資者大舉買入新興市場,該公司通常對看漲新興市場持謹慎態度。

(Wind綜合券商中國、證券時報、中國基金報等)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