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最近,一南一北两个中国的经济大省广东和山东,好像在上演一家亲,两省的多家公司互相换起东家。

当然,这是纯市场行为,公司之间根据各自所需,进行股权交易,很正常,但近期同时出现多起这样的事件,还是引起了一些关注。

1、济南产发入主广东茂硕电源

最近的一起就发生在今天。

12月3日,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与茂硕电源进行并购签约,前者正式入主后者。

济南产发集团是经济南市政府于2016年2月新成立的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是一家专业投融资平台,管理着划入的80余家企业、100亿元资产,目前有2支规模均为百亿级母基金,分别是与山东省发展投资集团合作发起的产发投资基金和经发投资基金,还有多支子基金。

茂硕电源是一家以LED驱动电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实际控股人为顾永德,此次转让前其持股34.88%。未来其将在济南建立北方基地。

2019年,茂硕电源营业收入为12.48亿元,净利润为6600多万元。2018年营业收入为13.38亿元,亏损2.56亿元,目前总市值为24.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天(12月2日),济南产发投资的另一家济南企业兰剑智能,刚刚在科创板上市,这是济南的第4家、山东省第8家上市公司。

2、珠海港连续入主2家山东风电设备企业

就在不久前,珠海国有独资企业珠海港集团,刚刚入主了山东2家风电。

11月1日,青岛创业板上市公司天能重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郑旭将联合其他股东,拟向珠海港转让占总股本18.37%的股份,同时还筹划向珠海港非公开发行股份。一系列动作完成后,珠海港将成为天能重工的实际控制人。

天能重工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金属结构、风力发电设备等主业的企业,此前实际控制人为郑旭,持有公司29.28%的股份。

2019年,天能重工营业收入为24.64亿元, 净利润为2.69亿元;2018年营收入净利润分别是13.94亿元和1.02亿元。今年前3季度分别是19.94亿元和2.51亿元。 从数据看,去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较上一年翻番,似乎发展势头相当不错,经营状况也不错。不知道股东为何要出让控制权?

而就在今年6月,山东德州禹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裕重工也发布公告称,向珠海港定向增发部分新股,同时原股东与珠海港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两个操作完成后,珠海港集团获得通裕重工2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通裕重工也是一家风电设备生产企业,于2011年3月在创业板上市。2018年和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5亿元和40.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和2.3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0.14亿元3.27亿元,从数据看,发展也相当不错。此前的实际人是司兴奎。

珠海港是珠海国资委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正在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其中就包括风电。3、此前还有多家公司股东易主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上述3次易主,都是国有独资企业收购民营上市公司。

其实,此前还有多次类似的现象。

去年初,东莞创业板上市公司星普医科的实际控制人叶运寿和多位股东一道,以18.23亿元的价格,将占公司总股本 29%的股份转让给青岛盈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完成后,后者将成为星普医科的控股股东。

星普医科的规模也不大,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5.73亿元,但亏损7亿元多元,2018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和5000多万元。

去年7月,星普医科已正式更名为盈康生命。

盈康医投的控股股东是中国著名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如此,原来的星普医科现在的盈康生命,成为海尔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海尔控制39.69%的股份。

再往前的2016年11月和2017年6月,广东民营企业的雪松控股先后入主了淄博的齐翔腾达和潍坊的希努尔2家上市公司。后两者也是民营企业,都是在中小板上市,易主后都没有更名。

短短4年多,共有4家山东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更换为广东企业,同时有2家广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成山东企业。真有点互换的意味。

谁更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