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演員請就位2》開播以來,每期都可以憑藉一己之力的迷惑操作霸佔熱搜頭條,哪怕你沒有看過正片,也一定不會錯過各種社交媒體上狂轟亂炸的話題推送。

#何昶希S卡#

#唐一菲惡意剪輯#

#李溪芮太矯情#

#李誠儒歷險記#

..............

2個多月來,《演員請就位2》已經貢獻了無數綜藝名場面,但頻繁上熱搜的背後,被帶動的是流量,被記住的是演員、導演,唯獨沒有演技。

01. 是演員請就位?

還是熱搜請就位?

據不完全統計,《演員請就位2》的熱搜數量超過115個,在國產綜藝市場上幾乎是一騎絕塵的領先地位。

隨便舉幾個例子,爾冬升直言不諱陳宥維哭戲像嚼口香糖,犀利點評張大大演技差。

郭敬明給了毫無演戲經驗的何昶希S卡,並稱S代表的不是演技最高肯定,而是自己對一個新人的關愛與鼓勵,引起全場譁然。於是李誠儒老師不負衆望挺身而出,貢獻了最經典名言。

唐一菲對馬蘇被評爲B級表示生氣,但經過節目組剪輯就變成了對張月作爲新人拿到S評級的質疑。

後來唐一菲又牽扯到擅自改戲引起熱議,最後因不願意出演《回家的誘惑》艾莉一角主動退賽,幾乎全程都處在風口浪尖。

李溪芮因表演失誤在四位導演面前故作姿態,趙薇實在看不下去,一句大可不必點破了她的意圖。

李誠儒說沒看過《無極》,因爲《霸王別姬》的標準太高,戳到了陳凱歌的心結,被嘲諷作爲梨園世家的子弟保守落後,不關心世界的進步。

當然還有本週的爆款,郭敬明點評爾冬升的作品太差,從劇本、演員到拍攝都有問題。爾冬升直接開懟,你叫我對你手下留情,怎麼自己卻兩面三刀?

趙薇試圖救場也被直接回絕,爾冬升憤然離席,郭敬明則在一旁低頭落淚。

事後,爾冬升稱自己情緒管理太差,表達方式也不夠委婉,並和郭敬明握手言和,但郭敬明的錄製狀態明顯受到了影響。

真真假假、孰是孰非,是現場突發情況還是綜藝劇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演員請就位》作爲一檔演技類的競演節目,幾乎看不到演員呈現出多麼令人驚豔的演技,而是把大 /p>

這究竟是《演員請就位》、《導演請就位》還是《熱搜請就位》?

02.

是名利場更是職場,

中年危機or 職場小人,哪個更可怕?

“25歲內卷,35歲被裁,45歲送外賣”是近年來真實的職場寫照。

很多人說,看《演員請就位2》彷彿看到了職場的縮影。

倪虹潔、馬蘇、黃奕、胡杏兒、溫崢嶸,40+的女演員比比皆是,她們經歷過生活的美好與挫折,身上是閱歷沉澱帶來的成熟之美。然而在幼齒審美和少女人設大行其道的我國演藝圈市場,她們面臨的是無戲可拍或只能出演媽媽輩角色的窘境。

她們參加綜藝節目的原因很簡單,希望導演可以看到她們,給她們一個機會,哪怕作爲資深前輩的市場評級只有B也沒有關係。像極了人到中年面臨着隨時被年輕人取代、百般委曲求全卻不敢輕易辭職的我們。

當然結果是好的,上週姐姐們集體殺青,倪虹潔高興的說現在好多劇本找上門來,最多一天有三個劇本。她說這話的時候眼睛裏冒着光,各中心酸,只有自己體會。

除此之外,幾位評委的表現其實也代表了職場中各種不同的人設。

郭敬明,敏感、精明、自以爲是的同時又有點自卑的雙重性格。一方面極力表現自己,渴望獲得成功和關注,一方面內心其實非常脆弱。當你和他談論工作的時候總能找出各種理由來和你辯論,是一個會哭、會邀功、更會甩鍋的同事。

爾冬升,脾氣暴躁、說話直接、耿直、講義氣並帶有一些大男子主義。遇到這樣的老闆,需要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挺過去就能成長,挺不過去便是深陷PUA的泥沼。

陳凱歌,年少成名,德高望重。有人說他才華橫溢,有人說他江郎才盡。《霸王別姬》爲他帶來了事業的巔峯,也帶來了無法超越的苦惱。在面對衝突時,他時而隔岸觀火、時而旁敲側擊、時而正面回應,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可見功力深厚。他是令你捉摸不透的體制內領導幹部,一招化骨綿掌殺人與無形之間。

李誠儒,出身梨園世家,家境優渥、不在乎遊戲規則、只求活得肆意瀟灑。靠大膽發言出圈,對一切都表現的滿不在乎,容易得罪人。就像你身邊的富二代同事,他們來上班只是爲了體驗生活,不圖經濟回報。

趙薇,年輕時憑藉《還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這幾年退居幕後,執導的作品票房和口碑都還不錯。整體看下來,趙薇在《演員請就位2》裏的表現可圈可點。有大局觀,爲人處世比較圓滑,但也能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不怕提出反對意見,但當團隊中有矛盾時,她也會盡可能的去維繫平衡,是團隊中比較有擔當的中流砥柱,靠得住也能夠一起共事的夥伴。

中年危機、PUA領導、職場小人,這些都是繞不開的職場話題,《演員請就位2》看似是個名利場,實則背後也透露着職場的玄機。

天分很重要,勤奮很重要,運氣更重要,你需要智商情商雙商在線纔有可能在職場殺出一條血路。

03. 表演or撕B,

觀衆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這幾年,國產綜藝如井噴式發展,打開電視和網絡,幾乎全是綜藝節目的半壁江山。

回顧前幾年的綜藝節目,主要來源於各大電視臺,《快樂大本營》、《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王牌對王牌》等,在開播初期都創造了不俗的收視率。

而隨着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資本的紛紛湧入,各大視頻網站也相繼推出了許多綜藝。《青春有你》、《中國新說唱》、《創造101》、《明日之子》、《這就是街舞》、《乘風破浪的姐姐》、《女兒們的戀愛》、《令人心動的offer》、《脫口秀大會》、《火星情報局》、《明星大偵探》等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節目一下子進入了觀衆的視野。

然而,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綜藝嗎?

事實是,絕大部分的綜藝正處於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卻還要不停籌拍的怪圈。

比如養成類選秀節目,不論是《青春有你》還是《創造101》,這兩大體系在比賽階段都能製造出各種博人眼球的宣傳噱頭,粉絲們瘋狂投票,爲的是讓心愛的偶像出道。可是出道之後呢?成團之夜有多風光,解散之後就有多落寞。大部分Idol在團體解散後便迅速查無此人,更別談那些沒能出道的選手。

而最令人不解的一點是,儘管選秀比賽如火如荼,國內卻沒有一個像樣的打歌舞臺。於是選手們刻苦練習的vocal和dance沒有用武之地,只能想辦法去演戲,去參加別的綜藝曲線救國。選秀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打造中國最好的男團或女團,只是爲了用最快的時間完成從流量到資本的變現。

當選秀結束的時候,一切也就結束了,畢竟明年還有更年輕的練習生在等待着這個舞臺。

除此之外,跟風、抄襲、製造衝突和爆點是國產綜藝同樣值得詬病的地方。

比如照搬韓國綜藝的《極限挑戰》,自從換了導演後一季比一季差,完全沒有復刻到原版的精髓。

還有今年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一開始主打30+姐姐女團的概念,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不畏年齡、不懼定義、想象中它應該帶給我們一種直面生活的積極力量。可事實是,節目既沒有深度也沒有廣度,取而代之的是每期必撕,姐姐們輪流上熱搜,這不是乘風破浪,是興風作浪。

那麼,真正注重精神內核、致力於打造優質內容的國產綜藝節目就沒有嗎?其實不然,打開豆瓣,《見字如面》、《非正式會談》、《國家寶藏》、《局部》等文化類綜藝節目平均分都在9分以上。還有雖然小衆但也出圈的音/p>

霧裏看花,水中望月。

大浪淘沙,最後留下的纔是真金。

本週《演員請就位2》就要總決賽了,誰是冠軍不再重要,一場鬧劇終將結束。

當國產綜藝的底線不再是流量和熱搜,而是正真將視角放在人文關懷之上,那麼國產綜藝的全盛時代纔將真正到來。

策劃:夏萌人

文案:大衛

排版:大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