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從此讓世界對中國軍人刮目相看。中國人民志願軍以相當原始的武器,擊敗了以美國爲首的十六國聯軍。美軍空有海軍、空軍以及坦克、大炮的優勢,卻被志願軍打得落花流水。因此,志願軍也被稱爲“世界輕步兵的巔峯”,冠絕全球。

志願軍步兵爲何冠絕世界?韓國情報官下結論:因爲繼承勾踐的戰術

在戰爭期間,“聯合國軍”一直想解開中國步兵戰術的祕密。因此,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想要找出我軍作戰到底有什麼特點,又有哪些弱點,淵源於何處?而在淵源方面,與中國同根同源的韓國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金英材中尉,是韓國參謀總部的戰略情報科員,熟悉中文也瞭解中國的歷史掌故。在第一次戰役後,他曾負責審問志願軍俘虜,並從一個邵姓政委口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志願軍的戰術,實際上師承於春秋晚期的吳越爭霸,運用了勾踐的戰術。

在審問期間,邵姓政委問他:

“不知道你懂不懂?我們的戰術就是越王勾踐在檇李大捷中的戰法。”

金英材讀過《史記》,一聽便明白了:

“就是佯動與迂迴結合,在正面投入大量兵力,是吧!”

對此,邵某不置可否。最終,韓國情報官得出結論,志願軍的戰術師承于越王勾踐的輕步兵戰術。那麼勾踐在檇李大捷中,到底是怎樣擊敗吳國的呢?

志願軍步兵爲何冠絕世界?韓國情報官下結論:因爲繼承勾踐的戰術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大舉伐越,吳軍行至檇李,與越王勾踐帶領的越軍相遇。從軍力對比上來說,吳強而越弱。當時吳國早已大破強楚,成爲春秋末期的小霸王,而越國纔剛剛興起,正面很難擊敗強大的吳軍。

因此,勾踐急中生智祭出一奇謀。他集中一羣死囚,讓他們在兩軍陣前挨個自刎。慘烈的場面,讓吳軍官兵爭相觀看。而就在吳軍正面被吸引之時,越軍輕步兵已經悄悄繞到了吳軍薄弱的側翼。待時機一成熟,越軍突入吳軍陣中,與敵短兵相接,致敵大敗。此戰中,吳王闔閭爲越將靈姑浮所重傷,不久後便不治而死。

不得不說,這是一場相當經典的戰鬥。越軍首先以正面佯動吸引敵方注意力,然後發揮自己輕步兵的優勢,直插敵軍薄弱點,最終獲得大勝。

那麼韓國人爲何認爲,志願軍戰術就是脫胎于越國的戰術呢?事實上自春秋時期起,越國乃至於吳國的戰士,就以輕步兵而出名。

春秋時期作戰,主要以橫衝直撞的戰車爲核心,以長戈與長矛爲主戰武器。而吳越兩國,偏居一隅,遠離中原,文明程度不高。在吳楚、吳越爭霸之前,吳越兩國皆不會車戰。因此在正面的陣戰方面,吳越兩國是相當喫虧的。

志願軍步兵爲何冠絕世界?韓國情報官下結論:因爲繼承勾踐的戰術

然而吳越兩國也有他們的優勢,那就是兩國的士兵皆以快捷而著稱。《史記》評價吳越之人,爲“其俗剽輕”。簡單來說就是彪悍而迅速。打起仗來不怕死,喜歡短兵相接,也就是所謂“短梃奮擊”。

由於缺乏戰車和重甲,吳越兩國在作戰方面,主要以輕甲步兵爲主。他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機動性,儘量尋求短兵相接。只要進入混戰和肉搏,戰車、長槍大戟和利弩都將失去作用。

在吳楚爭霸中,伍子胥首先以證明佯動迷惑楚軍,即將軍隊分爲三部,輪番侵敵,“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待楚軍疲敝之時,吳王闔閭起3萬大軍大舉伐楚。相比於依賴戰車的楚軍,以輕步兵爲主的吳軍迅捷無比,僅用五戰便攻破了楚國首都,實現了以弱勝強的奇蹟。

相比於吳國,越國文明程度更差,戰車更少。但在戰鬥中,越國卻能比吳國更加迅捷,更詭詐。因此在檇李之戰中,越國才能夠以弱勝強。而到了最後,越國還能反客爲主,滅了吳國。

因此可以說,吳越的輕步兵戰術,就是以弱勝強的戰術。如果正面打不過,千方百計地襲擊敵人側翼,正如《孫子兵法》所說:“以正合,以奇勝”。

志願軍步兵爲何冠絕世界?韓國情報官下結論:因爲繼承勾踐的戰術

在朝鮮戰場,志願軍實際面臨了和越王勾踐一樣的局面,那就是裝備不夠精良,正面作戰難以取勝。因此志願軍在面對“聯合國軍”時,必然要使用輕捷、快速的輕步兵戰術,專打敵人軟肋,專打敵人側翼和後方。

但必須要說,穿插和迂迴絕非易事。敵人並不是傻瓜,他們也會圍追堵截、查漏補缺。因此在穿插中,必須通過不斷佯動吸引敵軍正面的注意力,然後出其不意地繞過去。

在檇李之戰中,勾踐以死囚自刎實現了吸引敵人注意力的目的。而我軍在穿插和突襲過程中的佯動技巧,顯然要人道以及巧妙的多。

例如在第一次戰役中,我軍便多次施展奇謀詐術。在戰前,我軍故意點燃了山林,製造森林大火。遮天蔽日的煙霧遮蓋了天空,也影響了敵軍偵察機的視線。以此爲依託,我軍趁機在敵軍眼裏底下完成了穿插,最終大破“聯合國軍”。

在第二次戰役中,我軍故意釋放俘虜,丟棄一部分破舊槍支,裝成一副丟盔卸甲的樣子。讓敵人誤以爲我軍正在敗退回國,因此誘使麥克阿瑟錯誤的向北急進。而這一舉措,讓美軍露出了大量空擋。我軍趁機從這些間隙插入,堵截了10多萬“聯合國軍”的退路,最終贏得了史無前例的勝利,讓美軍遭受了“有史以來最丟臉”的失敗。

以上都是宏觀上的佯動,而在具體每一次戰鬥方面,我軍官兵的佯動技巧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

志願軍步兵爲何冠絕世界?韓國情報官下結論:因爲繼承勾踐的戰術

例如在第一次戰役中,39軍116師346團4連的官兵需要通過雲山城的一座公路大橋,從而完成穿插。然而在橋上,卻有美軍一個連駐守。無論是裝備、人數還是地利條件,我軍均不佔優勢。如果選擇正面突破,必然遭致慘敗。

然而機智的4連連長卻打了美軍一個信息差。當時,美軍並不知道我軍已經大舉入朝。作爲白種人的他們,對於黃種人有些臉盲,分不清我軍到底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因此我軍邁着整齊的步伐,大搖大擺地通過了公路橋。而美國人不知是計,竟然直接放行,甚至在過橋時,還與我軍官兵握手。然而等我軍一過橋,便立即轉頭掃射、持刺刀刺殺,最終大破美軍。

根據美軍、韓軍、英軍、日軍戰史記載,我軍在面對敵人陣地時,經常使用“假投降”的方法進行穿插和迂迴。在《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中,美軍陸戰一師在防禦一座高地時,就曾遇到幾個舉起雙手,似乎做出投降談判樣子的中國兵。

當這些官兵行進到大約六米的距離時,我軍官兵突然扔出手榴彈。原來,我軍官兵把手舉過頭頂時,手心是向內的,而手掌內側藏有手榴彈。在他們衣襟裏,也藏滿了手榴彈。在扔出手榴彈後,中國戰士就地潛伏。而美軍因躲閃不及,有多人被炸死或炸傷。就在美軍慌神的時候,我軍主力已經繞到了敵軍的側方後,最終成功攻克了高地。

無獨有偶,英國人在我軍的計謀面前,也曾喫了大虧。在《最後的戰鬥:英國兵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中,曾記載了這樣一段戰例。在英國29旅某B連駐守的高地上,曾遇到一羣黃種人官兵。他們搖着白旗並用英語吶喊:“我們是韓國人,我們投降!”

志願軍步兵爲何冠絕世界?韓國情報官下結論:因爲繼承勾踐的戰術

英國人不知是計,讓這羣黃種人士兵接近。誰知到了槍械的射程範圍,這羣“韓國兵”突然持槍掃射。很顯然,他們是志願軍假扮的。短短十多分鐘後,英軍便損失殆盡。

說實話,這種“假投降”“假扮友軍”式的佯動,還是好防,畢竟這種計謀不能使用太多。而真正讓“聯合國軍”感到頭痛的,還是我軍的潛伏能力。在我軍穿插之前,都會進行潛伏,甚至會潛伏在距離敵軍僅幾十米的位置。按說在這個距離潛伏數百人甚至數千人,很難不被發現。然而讓“聯合國軍”詫異的是,他們就是發現不了。

例如在第三次戰役時,汪洋帶領的116師7600人潛伏在清川江附近,距離韓軍不過百米,但是韓軍直到我軍發起攻擊前,仍對我軍毫無察覺。無獨有偶,1953年6月9日,鄭維山在攻打韓軍陣地十字架山時,趁夜將3500名士兵潛伏在距離敵人60米的地方。但在進攻發起前,敵人仍然無法發現。

因此可以總結,我軍所使用的戰術,是經過數千年曆史考驗的以弱勝強戰術。志願軍和吳越兩軍一樣,都是以機動性、勇猛和近戰,彌補了裝備方面的不足,可謂是以我之長,擊敵之短。吳越兩軍面對的敵人擁有戰車、長戈和利弩,吳越軍便想方設法短兵相接,讓敵人引以爲豪的武器失去作用。而志願軍也是一樣,利用近戰和混戰,讓敵人空有火力優勢而不敢釋放,以免傷到自己人。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告訴世界,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戰爭史的民族,是一個真正的戰鬥民族,是一個善用運用奇謀作戰的民族。正是因爲如此,新中國才能屢次擊破強寇,最終站上世界民族之林的頂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