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說起思想史,就不可避免的要談到王陽明的心學,他的心學在明朝之後被受推崇,甚至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中都影響巨大。雖然王陽明的學說在現今看來是一種消極處世的態度,但在當時還是很適用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思想界的成就巨大,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官場中,是一個失敗而又孤獨的官員。

中年前的悲慘命運

王陽明的父親考中過狀元,但王陽明卻沒有父親那麼順利,但相比父親而言,王陽明的一生真的是充滿了傳奇。他考上進士後,在京城做了一個刑部主事任,沒過多久,因爲一件事招惹到了大太監劉瑾,被打了四十大杖後,被貶到了龍場,連自己的父親也因此受遷連。

龍場是王陽明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在這裏他龍場悟道,提出“知行合一”,但在龍場,他卻實受了很多苦,龍場是一個非常窮苦的地方,幸好王陽明懂得及時改變自己,放下官帽,和當地土著打理好關係。再後來,當年的事逐漸平反,他也陸陸續續當了幾個官可惜都是些沒什麼實權的閒官。

遇貴人後的時來運轉

王陽明和王瓊的關係非常好,他和王瓊經常在一起聊天,王瓊因此十分賞識王陽明,認爲王陽明十分有才,可以爲國家所用。於是在王瓊的推薦下,他當上了贛南的巡撫,在這裏他剿匪立下了大功。

他上任時,正是橫木和樂昌兩批土匪一起攻打贛州之時, 並且贛縣主薄吳玭戰死他失瞭解在官這裏埋下的眼線,從小缺口逐一突破,最後將山匪一網打盡。除此之外,他還在王瓊的幫助下上書朝廷,新增設了一個機構來幫助剿匪,這個提議很成功,各地的山匪都不敢再猖狂了。

出頭必定被陷害

朱宸濠是朱元璋的後代,他見武宗整日沉迷玩樂不理朝政,便動了造反的念頭,誰知他的小心思早就被王陽明看穿了。所以在他起兵反抗的第三十五天,就被王陽明活捉了,但雖然捉到了朱宸濠,王陽明卻沒有辦法交出去。

原因是武宗想趕南下平反的時機,到江南地區好好遊玩一番。朱宸濠被王陽明捉住了,他自然就沒有理由南下了;其二是朝延官員裏有很多人都受過朱宸濠的賄賂,他們怕王陽明已經知道這事了,一入京就要上報皇帝。於是大功臣王陽明不僅沒有得到功臣該有的榮華富貴,反而被奸臣們安上了反叛的罪名。

晚年也艱辛

等到武宗皇帝駕崩後,王陽明在內閣的主持下被定爲是平叛的功臣,讓他入京接受封位和賞賜,可是當王陽明趕到朝廷時,並沒有美酒掌聲來爲他祝賀,而是所有人的冷落。這就是因爲他得罪了另一個大人物楊延和,其實也算不上得罪,只是因爲楊延和與王瓊向來不合,導致楊延和也不怎麼喜歡王陽明這個人。

在楊延和的阻撓下,王陽明沒有辦成慶功宴還被安排了一個不怎麼好的職位,在萬念俱灰之下,王陽明決定退出官場,正好此時他的父親病逝,也讓他有了退出的理由,專心研究心學。

其實他多次上書請求重用,但都被強勢人物阻攔了。就算王陽明運離了官場,但桂萼還是認爲王陽明應該被治罪,王陽明聽說後,立刻出發入京,想爲自己的名聲辯護,卻死在入京的路上,就算如此,桂萼還是不肯放過他,硬是給他安了一個“擅離職守”的罪名。

總結

有一句話說得好:“做好事的不如做事的,做事的不如不做事的,不做事的不和做壞事的”。王陽明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的完美寫照,在那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中,想通過做好事來求得功名實再是太難了。黎東方先生曾經說過:王陽明的才能在諸葛亮之上。確實,單是從他新設的一個機構就可以看出他才人的才幹,可惜的是,他沒有生在諸葛亮的那一個時代,自然也幹不出那樣一番功業,不過幸好他在思想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我國又多了一位著名思想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