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殊又艱辛的一年;在年初,我看了一部透心涼的電影——《危樓愚夫》,由俄羅斯導演尤里•貝克夫執導。

一棟即將倒塌的危樓,一批層層腐敗的官員,一羣窮困潦倒、偷盜暴力、混喫等死的城市邊緣民衆;再加上一個樸實無華的普通家庭。這幾個元素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先來看一段男主角迪馬與妻子瑪莎的精彩對話:

瑪莎:這羣人偷竊了多年,把這個城市快榨乾了,對於他們來說,其他人都不存在

迪馬:對於我來說,他們存在。

瑪莎:你爲此,險些喪命;你就像個孩子,你生活在什麼世界,快從你的世界出來;他們 對我們來說,什麼也不是。

迪馬:你不明白嗎,我們活的像動物,死的像動物,是因爲 我對彼此都無足輕重。

影片中有兩段長達2分鐘的長鏡頭,拍的非常精彩。一段是男主角迪馬,獨自行走在俄羅斯小城的冬夜裏,穿過一條條街道,去尋求政府支援;這個看似單一的畫面,卻飽含了濃厚的情感深度,故事情節推動流暢,情感表達真實有力;男主角迪馬心中的正義無畏、堅定沉着的特質,表露無遺。

還有一段直抵人心的長鏡頭是:當迪馬發現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急救措施時;他一個人奮不顧身的衝進了危樓,挨家挨戶的敲門疏散,並一邊喊着:快離開這裏,樓要塌了……

直到把把所有人疏散到樓下,他疲憊而安然的流下了一滴堅毅的淚水。這段長鏡頭,隨着時間延續與畫面的寫實感,喊出了男主角迪馬純粹無私的心聲: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是真實的血肉之軀,是幾百人與每個人一樣的鮮活生命,生命面前,沒有貴賤之分。

如果故事在這裏結束,影片也就不至於冰冷無望;然而,情節繼續生冷的發展,如同俄羅斯冬天的灰暗。

原本政府的危機公關,上演成了殺人滅口;原本正義伸張的家教,演變成了父母的自責嘆息;一腔真摯熱血的情意,卻被慣性的猜忌與麻木傷害。

打破他人的舒適圈,難如登天;腐敗官場的舒適圈,麻木底層的舒適圈;甚至,還會被衆人圍攻 招來殺身之禍,就如同這部電影所述。

男主角迪馬,在對一切心知肚明時,依舊義無反顧 拼盡全力的伸張正義 傳遞關懷;這是整部影片中孤注一擲的零星曙光。

從歷史長河來看,推動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不正是因爲有這份正義與胸懷的存在嗎?否則,生活就如同影片中的情形,從上到下 爛到根兒裏的腐敗麻木。

"我們活的像動物,死的像動物,是因爲我們對彼此無足輕重。"

平實而簡單的溫暖是:我在乎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