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1省份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報告:醫院數量十年增七成,京滬津人均衛生費排名前三

作者:陳潔,實習生招海瑩 

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洗禮”之後,各地更加註重醫療資源服務能力建設。

目前,我國31個省區市中,哪些地方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最爲突出?近日,《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0)》發佈,公佈了截至2019年底(部分爲2018年底)的各項數據。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通過對醫院數量、衛生人員數、醫療衛生牀位數、衛生費用和婦幼醫療資源等維度的數據對比,對各地醫療資源進行盤點。

目前來看,地廣人稀的西藏、青海等地,人均擁有衛生機構數、醫院數突出,老齡化較爲嚴重的遼寧、黑龍江等地,人均衛生醫療機構牀位數和綜合醫院牀位數較高。北京則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高端醫療聚集地,人均三甲醫院數量,人均執業醫生數量和註冊護士數量均排名第一。

而一些人口大省如河南等,得益於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在醫療資源豐富性上並不突出,未來隨着老齡化的逐步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醫療資源的供給水平。

醫院數量10年增69.31%

目前,我國衛生醫療的現狀如何?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各項數據表明,我國衛生醫療服務水平,尤其是高端衛生醫療服務水平在快速提升。

以醫療衛生機構數來看,2009年,我國衛生醫療機構總數爲916571家,這一數據在2019年上升到1007579家,10年間提升了9.93%。其中,醫院的數量快速提升,在2009年爲20291家,在2019年提升爲34354家,10年間數量提升達到69.31%。

從衛生人員的從業數量來看,10年間也得到快速提升。衛生人員總數在2009年爲7781448位,這一數據在2019年上升到12928335位,10年間上升66.14%。 

從醫療機構的牀位數來看,2009年的總數爲441.66萬張,這一數據在2019年快速上升到880.7萬張,10年間提升幅度達到99.41%;其中,醫院的牀位數在2009年爲312.08萬張,在2019年達到686.65萬張,10年間提升幅度達到120%。

另一個數據也能說明我國醫療水平的提升:衛生總費用快速增長。2009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爲17541.92億元,這一數據在2019年達到65841.39億元,10年間提升275.34%。2019年,我國人均衛生費已經達到4702.8元。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我國醫療水平的提升,是隨着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而進展的。隨着人口不斷流入城鎮,帶來城市醫療資源的需求提升,從而使醫院的數量增長遠超過整體衛生醫療機構數量的增長。與此同時,由於城市整體工作壓力大,對衛生與健康的重視程度更高,從而也提升了衛生費用及對醫護人員、牀位的需求。

老齡化促使牀位需求提升

儘管全國的衛生醫療資源在快速增長,但從各地的情況來看,醫療資源供給並不平衡。

2019年,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數中,地廣人稀的西藏排名第一,達到1.98家,山西、河北、青海、甘肅和四川均超過1家。在每十萬人擁有的醫院數量中,西藏也以4.45家排名第一,山西、貴州、新疆、青海也均超過3.5家,排名2-5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醫療衛生機構與醫院的分佈,需要考慮到當地居民的可獲得性。目前來看,人均數據最多的地區多爲西部,這是由於當地居民分佈並不如大城市那麼集中,需要“因人設院”,同時居民數量相對較少。

不過,從高端醫療資源來看,仍然是大城市更爲集中。以北京爲例,在每十萬人擁有的三級醫院數中,北京以0.488家排名全國第一。而在每千人擁有的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臨牀醫生數、每千人註冊護士數中,北京都分別以4.92人、3.25人和5.33人排名全國第一。

北京也是中國最好的醫院聚集地,根據2019年度復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國醫院排名前15位中,就有6所位於北京。不過,北京的醫療資源並不僅僅針對當地居民,全國各地都有大批居民來北京求醫。

相比而言,較富裕地區人均醫護數量整體來看都較高,以執業醫生爲例,在北京之後,每千人擁有的執業醫生數量排名第2-6位的分別爲浙江、江蘇、山東、內蒙古和上海;每千人擁有的臨牀醫生數量排名2-6位的則爲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和上海。

除此之外,上海在每千人擁有的註冊護士數中排名第三,浙江排名第四,顯示出在北京之外,醫護資源的另一個較爲豐富的地區爲長三角地區。

不過,如果觀察另一個數據——牀位數,那麼四川和重慶在每千人衛生醫療機構牀位數上排名1、2位。而在每千人擁有的綜合醫院牀位數上,新疆、遼寧和黑龍江則排名前三位。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四川、重慶,還是遼寧和黑龍江,都是老齡化比重較高的地區。

截至2019年底,四川60歲、65歲及以上人口分別達1777.18萬人、1207.68萬人,分別佔常住人口的21.22%、14.42%;重慶60歲以上人口占比20.6%,65歲以上人口占比14.96%;黑龍江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8%,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而早在2017年末,遼寧省戶籍總人口爲4232.57萬人,60週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958.74萬人,佔總人口的22.65%。據遼寧社會科學院預測,2020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1000萬。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隨着各地老齡化的逐步發展,對專項醫療資源的需求較大:首先,老年人較爲容易生病,尤其是慢性病,因此需要更多的醫療機構牀位;其次,老年人對於護理需求較高。因此,隨着各地逐步進入老齡化尤其是深度老齡化社會,針對老年人的牀位、醫護資源等都需要逐步提升。

相比而言,在婦幼醫療資源上,一些生育率較高的地區,比如廣西、青海和貴州則較爲突出。其中,每千人婦幼保健院執業醫師數、每千人婦幼保健院註冊護士數上,廣西均排名第一。2019年,廣西全年出生人口65.6萬人,出生率爲13.31‰,長期保持在全國出生率排行榜前五位。

而在每千人擁有的兒科牀位數和婦產科牀位數上,青海、貴州均排名前三位。從生育率上看,2019年青海全年人口出生率13.66‰,貴州出生率爲13.65‰,均在全國各地人口出生率中排名靠前。

京滬個人支出比例最低

一方面是供給的醫療資源不同,另一方面,各地對於醫療衛生的需求也有所差異。

那麼,哪些地方的衛生健康支出最高?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2018年北京的人均衛生總費用達到11609.06元,是31個省區市中唯一過萬元的地區。排名第二的地區爲上海,達到9495.89元。北京、上海的人均衛生總費用將其他省區市遠遠甩在身後,其他省區市的人均衛生費均不超過6000元。其中,排名第三的天津,人均醫療費達到5698.41元;浙江排名第四位,爲5433. 29元。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人均衛生費較高,北京、上海的個人衛生費支出比例卻在全國靠後,而社會衛生支出則佔全部衛生費支出的50%以上。

目前來看,我國的社會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的佔比逐年增長,2019年已經達到44.27%。社會衛生支出指政府外的社會各界對衛生事業的資金投入,包括醫保、商業健康保險、社會捐贈援助等。

從數據上看,2018年,北京的社會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的佔比,在31個省區市中最高,達到61.18%。與之相對應的是,北京的個人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的佔比爲15.63%,遠遠低於全國平均的28.61%,在31個省區市中僅次於西藏,排名佔比倒數第二位。

上海的社會衛生支出佔總費用的比重爲57.63%,排名全國第二位;個人衛生支出爲20.30%,排名全國第三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由於生活成本較高,以北京、上海爲代表的大城市居民在醫療健康方面付費較高。同時由於社會保險覆蓋全面,商業保險發達,保障意識較高,因此在就診次數更多的情況下,反而個人承擔較少的比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