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杜一无二

气球,对于电影来说,是个好东西!

有气球内容的电影肯定错不了,比如《飞屋环游记》。

名字里有气球的,就更不得了了。比如正在上映的国产电影《气球》,已经成为今年华语电影之光了。

还有正在上映的《热气球飞行家》。

其他诸如《白气球》《红气球》的,评分没有低于7分的。

而今天推荐的电影,名字也是如此直接——《气球》。

这部2018年的德国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1979年冷战时期,东德两个家庭乘坐DIY的热气球飞越柏林墙到西德,追寻自由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让人意外的是,早在这件事发生后3年,也就是1982年,迪士尼就根据这件事拍出了电影《午夜大逃亡》。而德国却在近40年后才拍出来,属实有点后知后觉了。不过,查过资料后了解到,德国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是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了罗兰艾默里奇,又通过艾默里奇联系到了迪士尼,购买了高额版权后才得以拍摄。

跟迪士尼版本略有不同的是,《气球》在节奏把控上非常到位,紧张感贯穿始终。

影片引子就点明了穿越柏林墙逃往西德是很危险滴,不论你有多么顶级的配置,身手多么矫健,也很容易被爆头。这段很容易让人想起《国产凌凌漆》里监狱处决罪犯的情节。

而影片开头,主人公彼得一家就在大儿子成人礼上显得坐立不安,回家路上也是心神不宁。一是因为搭车的邻居是东德秘密警察,二是彼得心里有事儿。

原来,彼得与甘特两家早在两年前就计划着投奔西德,方法就是乘坐自己做的热气球。甘特负责缝制热气球的球壳,彼得负责焊制吊篮和装配燃烧设备。但是,就在万事俱备,北风也刮起来的时候,甘特因为担心吊篮无法承受两个家庭而退出了。

彼得夫妇决心已定,孤注一掷,带着两个孩子连夜执行计划,结果就在气球升空20多分钟后,因高空温度太低导致燃烧设备故障,气球坠落在柏林墙附近。

运气这东西,你不信真不行。

估计彼得也没看看老黄历,查查今天适不适宜出行。

只差几百米就到自由之地了!

所幸的是一家人并没有受伤,只好遗弃气球,偷偷跑回家,继续从前的生活。

然而,日子却再也回不去了。

夫妇两人吃惊地发现,妻子平时吃的药遗落在气球上,而气球的设备也到处是彼得的指纹。而这些都会把秘密警察斯塔西引来,后果就是夫妇两人被秘密处决,两个孩子沦为孤儿。

而此时,斯塔西们已经开始着手调查热气球事件的案犯了,查出彼得一家只是时间问题。

彼得想要以政治避难的方式通过美国大使馆帮忙引渡,于是一家人来到柏林,结果发现美国大使馆周围全是斯塔西的暗哨,尽管大儿子想办法将求救信塞进了美国人的包里,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被逼无奈,彼得只得再次寻求跟甘特合作,重新做一个热气球,要在短短几周内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而斯塔西的调查越来越接近他们了,双方都在拼命抢时间。两家人是为了自由而拼,跑不掉两家人都玩完;斯塔西们是为了前途而拼,抓不到丢面子是小事,领导一生气就可以让他们回到解放前。

当然,结局当然是happy ending,虽然热气球再一次因为设备故障而坠落,但这次落在了巴伐利亚地界,两家人终于如愿以偿了。

整部影片120分钟,可以说是全程都在提心吊胆,导演把握节奏和观众心理非常到位。

从开始的孩子成人礼上,就已经把悬念抛了出来,从第一次热气球升空,紧张氛围始终笼罩全片。而秘密警察的介入,更增添了恐怖气氛。

彼得夫妇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都知道一旦被查出来是什么结果。原本期待美国人能帮忙,可天不遂人愿,一家人还是像彼得噩梦中的情景,随时都有可能被带走。

彼得责备自己的无能和莽撞的情节,看得让人心碎。当父母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追寻自由难道有错么?

影片后半程,彼得和甘特为了赶时间,不可避免地会暴露一些信息,而斯塔西们也一点点地收网,调查结果越来越接近目标。

最后的对决:一台缝纫机硬刚东德整个情报机构!

这期间,随便哪个环节出一点纰漏,都会影响结局。

幼儿园老师如果不善良,就会牵出甘特;邻居斯塔西女儿如果没感情,就会直接告诉爸爸真相;当地甲状腺病患者如果没多少,斯塔西早就按响了彼得家门铃。

直到最后气球落地,导演竟然还是在制造悬念。东德军人和猎犬大肆搜捕的森林,与气球着陆点的森林不断蒙太奇着。当巴伐利亚一词出现时,真的要替两家人喊一声哈利路亚。

然而,我们知道,这是幸运的两家人,而不幸的人却又太多太多。

据统计,从1961年建墙,到1989年拆除,东德人翻越柏林墙逃至西德,成功的有5043人,有239人死亡,260人受伤,6万多人被捕入狱。但个人认为受伤和死亡的人数绝对不止这些,感觉有1个成功者,背后就有10个牺牲者。

关于为什么往西边跑,这个不用多解释。

在电影中,彼得小儿子不理解父母为什么瞒着他,妈妈跟他说:东德有一位老婆婆问警察,她要找一个“原则”百货商店,警察说没有。老婆婆说肯定有一家,因为国务主席都说过,我们原则上什么都买得到。

小儿子笑了,可妈妈却说,被有心人听到这种笑话可不得了!

其实,对冷战时期东面的情况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窃听风暴》里也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状况。

通过几个片段来看看本片是怎么描述那个令人都想离开的环境的:

开学毕业典礼上学生宣誓要效忠国家,同时校长表示还会继续管教他们;

甘特没有办法上大学学物理,就是因为他父亲曾经试图逃往西德;

两名军人因为没有及时发现逃亡者而被整肃;

一家人来到柏林,在酒店和美国大使馆附近都发现有斯塔西在实施各种监视;

斯塔西竟然到幼儿园询问家庭情况;

各行各业的人都热衷于举报,买点布料都被列入嫌疑人。

所以,不难理解的是,就算两个家庭过着还算小康的日子,也不愿意多呆在这个国家一秒钟。

两家人在西德安定下来,直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掉,尔后1990年10月3日,两德正式统一,无数的家庭才最终得以团聚。

最后,说一说德国重新统一这个话题。

二战后德国分裂是外力造成的,是东西方冷战的需要。很多人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德国统一也是因为冷战的结束,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德国统一的逻辑和之前的分裂不一样,当时分裂是必然,而统一可充满了偶然。

首先,在时间上,德国统一的时候冷战还没有结束,所以不是冷战结束造成了德国统一;

其次,外力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美、英、法、苏占领国没有一个国家赞成德国统一,甚至英、法和苏联都不想看到德国统一;

第三,德国统一实际上是西德吞并东德,而且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为啥西德这么牛逼呢?

第一,冷战接近尾声,苏联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再控制包括东德在内的东欧国家了,这样就使得德国四十多年的分裂出现了第一次松动。

第二,虽然分裂这么久,但统一仍然是民心所向,大多数东德对西德的向往是挡不住的。《气球》就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但是,统一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前面说了,几个占领国不愿看到德国统一。

更为重要的是东德政府极其不愿统一,它心理明镜的,自己实力没法跟对面比,所谓统一就是被对面吞并。

当年东西的差距有多大呢?即便上世纪50、60年代,东德有过快速发展,还被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但后来就白扯了。到了统一前,东德的GDP只有西德的13%,科技水平落后20年,实际人均工资收入差了10倍。

那么西德是怎么着手推进统一的呢?

首先,不谈统一,谈民族感情。当时情况是,东德政府不让人跑到西德,但可以去其他东欧国家。到了1989年,东欧剧变,波兰、匈牙利等国家与西德的边界开放了,所以大批东德人转道这些国家而后跑到西德,高峰期一个月有8万人。

这时候,西德政府就出来喊话了,我们都是德国同胞啊,你们放心,我们提供方便,提供保护,我们还要求匈牙利这些国家提供帮助,一家人还说啥两家话啊!

等到东德政府对国内局势失去控制后,提出统一口号的机会就来了。起因就是柏林墙的倒塌,11月9日晚开放柏林墙,结果第二天柏林百姓自发地去拆除柏林墙,到第四天光是去西柏林的东德人就有50万!两边民众已经开始狂欢庆祝了,大众对统一的热情一起被点燃了。而东德政府根本控制不住,一个月后,连斯塔西办公楼都被群众捣毁。

这时,西德政府才快速打出统一大旗,开始真正发力,可以说把这个时机拿捏的非常好。

其次,在关键环节利用优势资源。西德提出统一想法后,对东德其它都好说,但有一项不能少,那就是东德必须搞西方式选举。东德政府面对汹涌澎湃的统一热情,没有办法只能答应。这个时候,关键的就在于在东德谁能当选。

当时,东德一个政党跟西德在统一政策上基本一致,但民调排名第二。选不上怎么办?这时西德就拿出自己的杀手锏——钱!西德总理科尔向东德选民保证,如果排名第二的那个政党在大选中获胜,那东德人不管存了多少存款,都可以用1:1的比例兑换成西德马克。要知道,当时的汇率,1西德马克能兑换4东德马克,这相当于西德直接给东德人民送了一大笔钱。

那结果呢,可想而知,那个西德支持的政党大胜。

第三,妥善平衡大国。之前说过,英法苏不希望德国统一,但是美国支持,但条件是统一后德国必须加入北约。西德很清楚得到美国支持是统一的大前提,所以美国的要求必须答应。苏联虽然有几十万驻军在东德,但西德通过一系列斡旋和美国的调节,也打破了外部制约。

最难的是法国,因为两国是世仇嘛,法国不想也不敢让德国太强大。于是,德国做出了一个重大让步:放弃西德马克。当年的西德马克可以说是最坚挺的货币,信用最好,很多国家都用它来当外汇储备。而现在使用的欧元是法国最开始提出来的,西德本来不同意,但在统一面前,西德让步了。西德总理科尔告诉法国总统密特朗,如果法国支持德国统一,那德国会放弃马克,支持用欧元。法国最后同意了。

这样,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您也许看累了,那就这样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