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湧現出的“文人墨客”也是數不勝數,但在這些文人志士中,大多都是男性,女性詩人還是很少見的。

這同古代的封建思想有很大關係,古代女性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爲主要思想。她們認爲女性只要做好分內之事即可,找個好男人嫁了即可,像“讀書”這些事情都是仕途男人們需要做的。

然而,即便是古代以這樣的思想爲主,還是出現了李清照這樣的才女。

李清照可不是普通的詩人,她稱自己爲“易安居士”,是婉約詞派別的代表人物,而且李清照的詩詞,給詩詞界千篇一律的壯志鴻詞注入了一絲柔美之氣。

後世人稱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別看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她可是女性中少有的“好色”、“好賭”、“好酒”。但是,李清照這樣的形象不僅沒有遭到世人的反對和吐槽,反而引起了文學界的一陣效仿浪潮,現如今的一個美女教授楊雨就曾經說過:“我和李清照很像”。

李清照:雖爲大家閨秀,但卻孤苦無依

李清照的出身可以說是極爲優異,他的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後來又成爲了進士,李清照從一出生便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

他的父親本就喜歡藏書,再加上官職的便利,所藏之書的種類也頗爲豐富。李清照從小喜歡看書,經常性的在藏書閣一待就是一天,而且李清照由於受到父親影響,對作詞作曲也是頗有興趣和研究。

李清照前期過得非常幸福,甚至可以說是無憂無慮,家庭條件卓越,不需要考慮生計問題,除此之外還能悠閒的看書作詞。李清照雖然出身名門,但她和普通的女孩子一樣渴望愛情,在她十八歲的那年,嫁給了當朝宰相的兒子趙明誠。

當時這段結合可以說是門當戶對,非常合適。而且李清照的溫婉氣質也俘獲了趙明誠的心,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也是相當恩愛。

但隨着政治時局的動盪,李家和趙家都先後捲入了政黨的爭奪中,沒過多久兩家便都沒落了,李清照和趙明誠的父親們都被革去了官職,甚至被處死,而趙明誠也成爲了普通人,官職地位全都被罷免。

可即便是如此,兩人還是非常恩愛,李清照認爲,趙明誠只要陪在自己身邊,即便是生活的艱辛,也是幸福的。當時李清照還寫了很多的詩詞,像《小重山》、《醜奴兒》、《如夢令》等,這些詞句大多都是悠閒自得的。

但這樣幸福的生活只持續到了宋高宗建炎三年,趙明誠因病去世,只剩下了李清照獨自一人。

又因爲時局動盪,李清照無奈只能帶着心愛的字畫到處漂泊,期間她也作了很多悲傷、思念的詩詞。在李清照到達杭州的時候,心靈的創傷加上身體的孤獨,使得李清照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恰逢當時張汝舟的出現讓李清照的情況有所好轉,可張汝舟並不是什麼好人,他虛情假意的安慰李清照,不過是爲了貪圖她的錢財。

但李清照還以爲是再度遇到真愛,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沒過多久,她就發現自己的錢財越來越少,還發現了張汝舟現如今的官職都是通過用她的錢財賄賂得來的。

這一下就激怒了正直的李清照,寧願自己坐牢也要將這個惡人揭穿。晚年的李清照,過得是何等的悲涼。

楊雨:雖門第普通,但才華出衆

晚年時期的李清照,她的內心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內心世界已經崩塌,但唯一殘存的就是她那孤傲、不食人間煙火的精神

這一切都被楊雨分析的頭頭是道,甚至可以說,楊雨纔是唯一看懂李清照的人。

楊雨之所以有了些名氣還不是因爲李清照,而是因爲《中國詩詞大會》,她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也展現出了與衆不同的氣質,所以才被大家記住。

在節目中剛剛出場的她便迷倒了衆人,她身穿婉約淡雅的服飾,雪白的肌膚,烏黑的頭髮,渾身都散發着古典美女的氣質

她從舞臺的背後緩緩走到舞臺中央的時候,伴隨着煙霧繚繞的舞臺效果,彷彿是楊雨從畫中飄了下來,頃刻間迷倒了萬千觀衆。緊接着,令觀衆更加驚喜的就是,楊雨在節目中的談吐不俗、學識豐富,這樣的女人怎麼會不令大家欣賞萬分。

這樣的女人,大家絕對不會想到她的出身。楊雨出生在一個相當普通的小縣城裏,家庭條件也不好,更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都是自己的努力。

在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家庭中,楊雨反而愛上了讀書,小小年紀的楊雨就對詩詞歌賦非常感興趣,而且楊雨九歲就可以背下來像《九歌》這樣的長篇詩詞,這樣的出衆的才華和能力,也註定了楊雨今後會不平凡。

偏愛李清照,神似李清照

楊雨雖出身普通人家,但她希望自己可以成爲一個像李清照一般飽讀詩書、富有才華的女性。所以楊雨在大學畢業之後又考取了研究生,接着又攻讀了博士。

楊雨這樣才華出衆的人,自然是學校爭搶的對象,在她三十三歲那年,她成功獲得了教授的職位,開始帶研究生學習。楊雨不僅是出色的教師,更是專業的主持人,後來她還入駐《百家講壇》,成爲了固定講師。

楊雨之所以說自己和李清照一般,是因爲她是真正瞭解李清照的人。李清照與古代一般傳統的女性不一樣,她灑脫、率真、嚮往自由。

從她的詩詞中也能看出,她對丈夫趙明誠的愛意。“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這是她對與丈夫的描寫,這樣露骨的詩詞也只有李清照能寫出來了。

除此之外,李清照還“好酒”,和那些古代大家所瞭解的文人一般,尤其是像李白,在寫詩作詞的過程中,也會小酌兩口,以表自己的心意。

李清照這般並不是所謂的離經叛道,不過是率真的想直抒胸臆罷了。楊雨曾是這樣評價李清照的:“好色怎麼了?好賭怎麼了?好酒又如何?這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這樣的言語還曾引起了大衆的不滿。

但是楊雨毫不畏懼,她活的率真,彷彿真的是李清照轉世一般,兩個人的靈魂在某一刻重疊。這不是博人眼球,而是活得真性情。

結語:

從李清照的詞中能直白的看出,她對少女懷春的嬌羞,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對世俗言語的不屑,她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衆,絲毫不遮不掩,這樣雷厲風行的狀態着實令人羨慕。當然了,楊雨這樣義無反顧的追隨和剖析李清照,也是秉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心態,如若只是一味追捧,沒有冷靜分析,那麼這所謂的“理解”,也不過是“信口開河”。

雖然社會對於楊雨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楊雨一直都是“笑顏如初”,不論是誰採訪她,她的態度都是謙遜祥和,平時爲人也很低調。每一次的講解和公開課,都是以細膩獨特的角度來分析和剖析,是文學界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女,的確像李清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