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靠譜 | 實用

今日,第二屆臨牀脂質組學及代謝組學研討會暨脂質組學質譜實驗室技能培訓班在上海好望角大飯店成功召開!

會議開始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臨牀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向東教授致開場詞,他對本次會議的背景以及與會嘉賓進行了介紹,並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會議的成功召開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與熱情參與,希望大家通過此次會議能夠交流思想,分享經驗,有所收穫。

致辭過後,王向東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的尹慧勇研究員;浙江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系的朱益民教授;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唐惠儒教授;復旦大學代謝與整合生物學研究院的黃河研究員圍繞脂質組學及代謝組學分別做了主題分享。

王向東教授以“臨牀脂質組學應用與挑戰”爲題,分享了自己在脂質、脂質組學、臨牀脂質組學方面的研究心得,王教授表示脂質與脂質組學相關研究的數量逐年增加,但是仍有巨大的發展前景。臨牀脂質組學融合臨牀表型與脂質組學爲一體,研究脂質在疾病發生髮展、動態週期、程度分期等過程的疾病特異性、相關性、交叉性,明確分子分型、致病機理、診斷治療、預後判斷,在大健康、臨牀轉化醫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尹慧勇研究員報告的主題是“Lipid Metabolism in Liver Cancer: A Lipidomic Insight”。會上,他提出,組學研究在精準醫學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脂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可反映人體內正在發生的變化。脂質結構複雜,且在體內具有多種作用,目前三分之二的脂質組學研究應用了質譜技術。腫瘤的代謝途徑複雜,其中肝癌具有預後差、複發率高的特點,研究肝癌組織中的代謝重構,對癌症診療具有重要的臨牀意義。

朱益民教授分享的主題是“代謝組學與疾病生物標誌物篩選”,朱教授表示,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大力推動了醫學的發展,但單基因、單分子的研究只能反映局部的、非系統性的問題,因此組學的研究隨之興起。代謝組學是連接基因型和表型的紐帶,是最接近表型的分子標誌,可反映出體內真實的病例效應。基因的微小變化也可在代謝物上得到檢測。但目前,代謝組學研究面臨通量低、標準數據庫不夠全面、重複性低等挑戰,未來需要與其他組學數據整合,進行多組學研究。

唐惠儒教授做了題爲“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 & Lipidomics for Next Generation IVD下一代IVD定量代謝組學/脂質組學技術”的主題分享,他提到,代謝組學是關於代謝物組成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代謝表型複雜且重要,人體內存在龐大的代謝途徑網絡,沒有一個途徑是孤立存在的。代謝物的功能研究對疾病診斷、新藥研發等具有重要作用。精準醫學需要精準定量人體代謝物的組成,而現有的技術已無法滿足檢測需求,因此亟需開發超靈敏、高覆蓋、高通量的代謝組定量技術。

黃河研究員分享的主題是“代謝物的高通量檢測和示蹤方法簡介”,他指出,人體內有2萬多種代謝物,任何一種代謝物出現問題,後果常常是嚴重的,甚至引起疾病。現階段,日益增加的檢測需求給檢測技術帶來不斷的挑戰。而代謝物高通量檢測和示蹤方法的開發,可對代謝組學研究與疾病診斷等方面帶來很大幫助。

脂質組學質譜實驗技能培訓班由SCIEX質譜應用經理龍志敏博士主持,來自SCIEX中國的資深應用工程師查海紅女士以及鍾晨春博士分別講解了脂質組學及質譜技術概述、臨牀樣本中脂質組提取及純化方法,以及高覆蓋靶向脂質組學質譜方法建立、數據採集及數據處理;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冉珊博士進行了臨牀樣本的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研究思路的講解;普敦實驗室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的于濤博士講解了樣品前處理新技術在脂質組學中的應用。爲大家剖析了從臨牀樣本前處理方法到脂質組學數據分析和解讀的完整流程。

本次活動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SCIEX中國、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基因檢測技術分會主辦,並由普敦實驗室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協辦。會場討論熱烈,參會者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期待未來脂質組學和代謝組學領域取得快速的發展,加快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第二屆臨牀脂質組學及代謝組學研討會精彩瞬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