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美國心臟病學會(ACC)頒佈了房顫或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合併PCI/ASCVD患者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療專家共識決策路徑,對這部分患者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療給出了臨牀推薦。以下爲該共識決策路徑的主要內容。

1. 總體而言,不再建議多數患者常規進行三聯抗栓治療,故對於同時需要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強烈建議近期進行PCI的患者默認選擇抗凝藥+P2Y12受體抑制劑的雙聯療法。

2. 當進行三聯抗栓治療時,建議血栓風險高危的患者儘可能縮短三聯時間。例如,如果患者血栓風險很高,但出血風險較低,可以在PCI術後30天內進行三聯抗栓治療(阿司匹林+抗凝藥+P2Y12受體抑制劑)。

3. 近期接受PCI(穩定性缺血心臟病患者≤6個月,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12個月)的患者,抗血小板藥物首選P2Y12受體抑制劑。

4. 當需要聯合抗血小板治療時,推薦氯吡格雷優於其他P2Y12受體抑制劑,直接口服抗凝藥(DOAC)優於維生素K拮抗劑(VKA)。

5. 阿司匹林與抗凝藥物聯合使用時,每日劑量不應超過100 mg 。

6.當患者不再需要繼續使用抗凝治療時,抗血小板藥物的持續時間應遵循2016年ACC/AHA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指南。

7. 對於需要長期抗凝治療的患者,建議在PCI術後繼續抗血小板治療1年,因爲短期抗血小板治療後單獨抗凝的療效和安全性尚不可知。對於穩定性缺血心臟病患者,PCI後使用P2Y12受體抑制劑6個月,之後P2Y12受體抑制劑或阿司匹林單聯抗血小板治療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6個月,然後進行長期單藥抗凝治療;如果患者血栓風險較高,出血風險較低,則繼續單聯抗血小板治療12個月是合理的。

8. 對於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可以考慮在推薦的治療時間之前停用抗血小板藥物(SIHD患者3個月後,ACS患者6個月後),但需要考慮支架血栓形成與出血風險。

9. 對於那些不適合DOAC需要使用VKA治療的患者,可以將INR目標定爲2.0~2.5,同時更頻繁的監測INR以降低出血風險。

10. 對於使用≥2種抗栓藥物的患者,建議開始或繼續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同時避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以減少胃腸道出血風險。在轉爲單用口服抗凝藥時,醫生應謹慎停用質子泵抑制劑,除非有其他繼續用藥的指徵。

一直以來,大家十分關注同時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尤其是奧美拉唑)是否降低氯吡格雷療效。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奧美拉唑對胃腸道出血有保護作用,不增加缺血事件。

11. 對於接受PCI的患者,無論使用何種支架,血管和病變的形態、位置,以及支架位置都可能影響雙聯抗血小板的持續時間以及縮短雙聯抗血小板時間的安全性。高風險的病變特徵包括分叉病變、含血栓病變、長病變等,但如果存在不確定性,應與介入心臟病醫生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Dharam J Kumbhani, Christopher P Cannon, Craig J Beavers, et al. 2020 ACC Expert Consensus Decision Pathway for 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r With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Solution Set Oversight Committee. J Am Coll Cardiol. 2020 Nov 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