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怀旧是甜蜜与温馨的,甚至还有点不自觉的幻想成分。如果怀旧总是噩梦,相信就没人喜欢怀旧了。但是,今天在我们心目中的旧日美好物事,大都经过我们的想象力来美化。因为人的记忆是会骗人的,大多数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把记忆中的痛苦和不如意的部分过滤掉,而把美好的部分更深刻地留存下来。怀旧的必然都是从前的事,多数是发生在每个人年轻时的事。青春岁月大多是美好的,而与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经验相连的事物,自然也特别觉得可爱。

从更深的心理学层面分析,怀旧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寻找安慰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当人们面临矛盾和冲突时,就会通过怀旧,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保护和安慰。

此外,怀旧还可以增加亲密感。怀旧可以唤起共同兴趣成员间的亲密感并获得群体性的认同。彼此一起缅怀过去,可以增添爱与亲密感。

对过去的感知可以唤起过去的自我,清晰地认识、定义自己,因此怀旧也是自我感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人喜欢听老歌了。怀旧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由我们的神经系统下达的指令,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觉得在青少年时期听的那些歌曲比后来听到的任何歌都更优美动听,这不是我们的音乐鉴赏力发生了改变,也不是后来听到的那些歌真的都不好听,而是因为年少时听的那些歌在我们的情绪之中留存着很强的力量。

研究者发现,相较于成年之后听到的歌曲,我们的大脑会将青少年时期听到的歌维系得更加牢固,尤其是12岁到22岁期间,正是我们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育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我们所喜欢的音乐和我们的脑叶永久性地关联到了一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记忆痕迹,并且这种痕迹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所以,无论后来的音乐品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的大脑里始终都会回荡着年少时为之着迷过的那些歌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