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全国各地的教育届顶尖专家、学者,中小学一线校长、老师齐聚南京,共同探讨同一个主题“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劳动教育”、“探究式学习”“教育综合评价”、“与社区融合的教育生态”……成为会上频频被提起的热词。

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主办,由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市教育局承办。除了主论坛外,本次教育论坛还设置了15场分论坛和11场微论坛,通过专家报告、学术沙龙、课程展示等多种方式,交流课程改革经验,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曾文君 罗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李浩铭

在社区中培育学生

村民当老师开起了“豆腐坊”课程

北京有一家餐饮店因为疫情期间没有流失一个员工被评为“战疫榜样”,这家饭店的招牌菜就是“九渡河小学浆水豆腐”,他们家的豆腐宴需要提前预定才能吃得到。“九渡河小学浆水豆腐”究竟是什么来历呢?为什么豆腐跟学校产生了关联?

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给大家讲述了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豆腐坊的故事。“我问十一学校的学生最喜欢学校什么,他们说是食堂,而有一段时间食堂有一个窗口排队的人最多,这个窗口卖的就是九渡河小学豆腐。”九渡河80%以上是山区,地处在六个村中间,这六个村的孩子都要上学,当地政府请李希贵校长去办学时,他说就办一所山区小学。

“山区小学并不是按照城市小学的标准去建,而是要像山村小学。”李希贵首先找到了一位合适的校长,从山村走出来考上北京邮电大学在北京教书的于海龙担任校长。这个学校的老师怎么来?面向村民招聘“兼职老师”!有一门手艺,无论是种草种花、养兔子,还是做饭,磨豆腐,都可以来报名成为老师。于是,浆水豆腐第五代传人成为学校豆腐坊课程的老师。孩子上科学课,了解“磨豆腐”的原理;上数学课,对自己磨出来的豆腐定价;上语文课,给自己的豆腐营销...... “表面上看是一个豆腐坊的课程,事实上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体系的一个落实。”

李希贵说,孩子们还围绕整个九渡河地区的产业做了大量的调研,画出产销地图,发现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产业。“17家因为缺乏创新和营销的木匠房,引入基金会的资助,改做滑板车、尤克里里等畅销的产品;年产150万斤的板栗因为收购价格低被弃置,学校正筹划元旦请名人来直播带货……”

九渡河小学提供一个山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样本,课程生态与产业生态相融合,在社区中培育学生,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课程探索了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深度体验为目标的学习形态。

天天刷题不能培养核心素养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王湛说,目前基础教育在育人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诸育发展不平衡,偏重智育,德体美劳发展不充分;以知识点传授和答题技能训练为主,重学科逻辑而不是学习逻辑,重视知识传授和围绕知识点的重复机械训练;重书本学习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育人方式怎么变?王湛说,中小学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在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时候,要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面对真实而复杂的情境,解决真实问题,让学生有激励性、体验性、完整性的参与,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天天刷题不能培养核心素养。”王湛说,另外中小学还要增强实践育人功能,重视实践性课程建设,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坚持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探索基础教育现代化江苏路径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论坛上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江苏教育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他说,“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探索基础教育现代化江苏路径。“以内涵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和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让每个孩子全面成长。”葛道凯说,“同时我省将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全纳融合发展,实现各类教育、每个孩子和谐共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