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中后,学习课程数目和作业量一下子上来了,每天晚上10点能睡觉就是一件幸事,这时再回头看看小学,那段时间简直就是天堂。

小学的课程很宽松,下昼3点多就放学了,孩子到家后有5、6个小时的时间,除了家庭作业外,这些时间都可以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小学阶段,各种课外班与兴趣班非常多,归个类的话,大概可以分为:

体格锻炼类: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技击、跆拳道、跑步、射箭、射击、拳击、骑行等

艺术美学类:绘画、跳舞、音乐、乐器、绘画赏析、书法、雕刻等

智力开发类:棋类、编程、机器人、思维导图等

课堂延伸类:主要仍是语数外三类:奥数、作文、英语原版阅读、KET/PET考试等

名校提优类:主要是各个培训机构的课程,全国性的是学而思、新东方等,地方性的更多

这些课外班和兴趣班非常多,可以在市面上找到大量的培训班,质量有好有坏,看起来眼花缭乱。

各种课外班,缤纷多彩

选择哪些课外班?

尽管孩子的时间很充裕,但是上面提及的课外班和兴趣班不可能都要参加,那么怎么选择呢?

许多家长采取的策略是:按照孩子的爱好进行选择。自家娃平时在家喜欢绘画,那就报个绘画班;听了几回钢琴,也去培训机构弹了几回,似乎也挺感兴趣的,就报个班甚至买架钢琴。

这个策略不算有错,但是会比较铺张,很可能你买的钢琴或者架子鼓只用了一段时间就放在墙角落灰。

所以不能过于迷信孩子的爱好,由于爱好是可以引导的、是可以选择的。在《女王的棋局》这部美剧中,女主人翁贝丝哈蒙在孤儿院偶然之间接触到国际象棋,在优秀启蒙老师(校工夏贝)的引导下,从此走上冠军之路,假如当时她接触到的是优秀数学老师,那么她可能走上的就是奥数之路(她没走数学之路,也可能是因为剧中孤儿院的数学老师水平很差,三乘以五算成十八。)

每一家的孩子生成都会喜欢涂涂画画、也喜欢随着音乐节奏扭来扭去,这是天性使然,不代表着他们拥有多强的绘画天赋或者音乐天赋。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家长们需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引导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爱好需要适当引导

广种薄收、剃刀精简

那么采用什么策略比较好呢?我家采用的是“广种薄收、剃刀精简”的策略。

广种薄收:根据孩子爱好和家长的设法,先报一些班,看看效果。

我家从一年级开始就根据孩子平时喜欢画画、喜欢唱歌的习惯,就同时报了绘画班、古筝班、钢琴班。同时处于开发智力的设法,还报了象棋、思维导图等,每个阶段都会同时有3-4个课外班在上课。

剃刀精简:上了一学期课之后,再次比较,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和爱好进行删减。

例如孩子上了古筝和钢琴,但是仍是跑调,找不到节奏,她口头上仍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实际每次去上课时又比较抵触,就将古筝和钢琴课停了。

根据上面的策略,后来又陆陆续续报了许多课外班,例如羽毛球、射箭、滑板、机器人、编程、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到了4年级的时候,课外班的就稳定下来了,最后就剩下三个了:英语、羽毛球、绘画,偶然会在寒暑假参加一下思维导图的课程。

适当筛选,选择合适的课外班

为什么只剩下这些课程呢,一方面是孩子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识引导的结果:

1、英语:这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家娃比较感兴趣的课程。

娃从小就喜欢贫嘴,说个不停,语言能力发育较早,所以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上各种英语课外班,到了2年级就一直随着一个新东方的老师上课。

后来还参加了一系列演讲比赛,进一步锻炼了白话与听力能力,这个也是避免我们这一代哑巴英语的缺陷。

2、羽毛球:必需有一个按期锻炼体格的课程。

独生子女最大的题目就是娇生惯养,往往使得他们体质更差一些,所以我们就有意识地选择了一系列体格锻炼类的课程,最后留下了孩子最感兴趣的羽毛球。

正好班级中的几个孩子都有意向打羽毛球,所以就团了个教练,每周三去上一次课,平时在家里和家长一起锻炼一下。

事实证明,坚持参加一个运动课程是非常明智的,孩子的身高、肺活量、体力等都比同龄人要好一些,而且也能够间接地锻炼耐力和毅力。

3、绘画:艺术欣赏和美学培养,这是未来晋升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石。

作为父母,我们这一代的艺术欣赏能力和美学素养实在是比较欠缺的,举个例子,我们在写PPT时不会配色,大红大蓝的辣眼睛配色非常多,甚至某些一流大厂艺术总监的PPT都low到爆了,被人轰下台。

所以我家就将绘画坚持下来了,而且现在许多老师的教授教养都采用一些趣味方法,让学习过程不会那么枯燥,孩子对绘画也一直很感兴趣,在家没事就会画画写写,美学素养方面算是打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有爱好朝这个方向发展时也不会泛起零基础的情况。

4、思维导图:既是开发思维方法的课程,又是知识拓展类课程。

思维导图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课程,采用直观的方法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点展现出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许多课外班都是主打思维导图和阅读、写作结合的方式,效果也非常好,我家主要参加的是南京的原点阅读,校长是华为出来的同事,她是极为有趣的一个人。

我家娃在温习或者总结时,都习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内容,思路上会比较清楚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也不轻易漏掉,同时可以进一步锻炼分类和归属能力(分类能力,是人类的基础能力,以后有空会具体先容一下)。

此外,到了5年级,根据冲名校(南京是冲南外)的策略,娃又参加了数学和英语的冲外培训,长期班是学而思和乐灵的培训,短期班是英语和数学的一对一培训。

上面就是选择课外班的策略和实践,大家可以参考,根据自家娃的情况选择更合适的课外班,对孩子的长期成长起到支撑作用。

下次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课外班老师的选择策略。

一句话总结

选择课外班时,孩子的爱好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可以引导的,家长可以使用“广种薄收、剃刀精简”策略,结合自家孩子的特点选择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更有价值的课程。

(请关注镭师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