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作品中,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把女性贬低为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毒妇深井冰。

——遇言姐

最近热播的宫廷剧,遇言姐刷了几集。虽然这几部剧类型不同,审美不同,完成度不同,天上人间不同,但套路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

人物符号化、性格极端化、情节夸张化、感情纯爱化、三观扁平化、情绪虐心化。预设主题,以结果为导向,配合强力反转,排除所有干扰打通曲折迂回的玛丽苏本苏之路。

周迅说要给观众看“最极致”的清宫剧,遇言姐不知道这个“最极致”是指什么。只知道各种各样的流产堕胎技巧依旧刷新眼球

这些剧中的女性,不是“爱”就是“斗”,人设不外乎步步为营黑莲花、佛系情深白莲花、用力过猛霸王花、一傻到底冰霜花(好吧,这个作者本来就是奔着玛丽苏自娱自乐的)。

直男能yy出来赵灵儿和林月如,直女就能yy出来火神和夜神,乾隆、傅恒、凌云彻(后宫真不寂寞,谁还没个相好)。

有意思的是,大家整天骂直男癌,但女性创作者们自己也乐此不疲地炮制着:呆萌是可爱的、贞洁是必须的、备胎是要撩的、男人是愚蠢的,一边喊着独立,一边热衷鉴婊。

《如懿传》刷了5集,已经看到嫔妃们满嘴“小贱人、狐媚子、勾引”,也是醉了

被很多人吐槽的《延禧攻略》,为了完成女主打怪升级的人设,编剧按需设计了各种作大死雷点,包括:

乾隆对秀女的相貌各种讽刺,犹如超女海选,活体注解“未见好贤如好色者”;

高贵妃多次冲到皇后宫中撒泼,实力打脸封建社会尊卑体制,比西门庆家的还没教养;

魏璎珞将皇宫上下人等玩弄于股掌,未卜先知,孔明弗如;

继皇后身为后宫CEO非但不带领大家完成KPI,反而带头内讧,拆自家公司台。

即便作为投喂女性观众的爽剧,你也得多少考虑一下历史行程吧。连后宫机器怎么运转的都不知道,就去yy你死我活,投毒堕胎的群架戏码了。

作为“余振超”导演的又一力作,其实我一开始还是抱有一定好奇心的,因为《延禧攻略》的豆瓣和猫眼评分也分别达到了7分和8.1分,要知道“余振超”导演2012年的《宫锁珠帘》评分才4.2分,而让大幂幂和冯绍峰大火的《宫锁心玉》评分也不及6分!但现在看来,《延禧攻略》大体依然是一部套路出来的宫廷剧

《延禧攻略》中被立为显性boss的高贵妃,原为一品大学士之女,谥号慧贤。祭文中称她是:协赞壸仪、缱绻怀淑、天家礼度、女史箴铭。剧情生生把这么一位封建社会的淑女典范拍成身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只得以无脑作恶来报复社会的蛮横毒妇。

在《如懿传》中,这位倒霉的高贵妃再一次被黑化,用水银下毒、用热炭填嘴,这样一个老婆给谁谁敢要?还能在逝世前三天被皇帝慰藉封为“皇贵妃”?

湘云说黛玉长得像戏子,后者直接急了。《延禧攻略》中,高贵妃干脆在皇宫唱起戏来了。《如懿传》更猛,皇帝和贵妃两个一唱一和,一个要拔宫女舌头,一个建议热炭填嘴,活脱脱的丧心病狂

不仅仅是高贵妃,“众女环伺”的《如懿传》堪称战斗力爆表版《甄嬛传》。被乾隆称为“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的皇后富察氏放火烧冷宫、虐待大阿哥、送人不孕不育的手镯(多么牛逼的发明)。

乾隆一生为富察皇后写诗一百余首,86岁上在皇后墓碑前悼念时称:偕老愿虚,不看追忆。明明是一段正常人的感情,爽剧不把人家编排腹黑不罢休

得皇后教导的令妃,在祭文中乾隆提及她因为顾及过年,强撑病体不肯传药生怕给人添麻烦,想来是一位温顺懂事的女子,而在《如懿传》中,这姑娘生生被黑成残害皇子、毒死豫妃、栽赃诬陷的第一大极品。

李纯挺漂亮一姑娘,怎么老接这种为黑而黑的角色

女主如懿也不是吃素的,害死皇子、吓死贵妃、陷害令妃,更让宫女太监围观慎嫔受猫刑(容嬷嬷你还扎什么针啊,快跟如懿学学)。如此变态丑恶,作者对此非但没有丝毫的批判,还赞赏吹捧女主手段机智。

至于皇帝本帝,更在宫斗中乐此不疲,手段不让诸位贤老婆,玩6P、拔舌头、阉割侍卫、气死皇后、把嘉妃扔乱葬岗、赐给令妃牵机引、让慎嫔脱光了跪一整夜、没事就给嫔妃发避孕药……

乾隆作为一个生逢盛世,到处写诗题词鉴画盖章,有着农家乐审美的自恋狂,怎么就至于恶毒至此了?

此外,《如懿传》中还有人肉烛台、手撕子宫、勒死婴儿、灌人哑药等各种桥段。Word天,这紫禁城里住的怕不全是变态吧,就算把上下五千年所有的宫斗史料攥在一起也撑不起如此高能的戏码。

“佐忧勤而出治,覃宽仁以逮下”,被乾隆一辈子追忆的富察皇后成了导致后宫“不孕不育”的恶妇,还被娴妃+愉贵人+纯妃联合起来整治,弄死皇太子,去世也是被乾隆气死的。这真不是借古言发散自己的恶意?

《甄嬛传》上映时,有人辩解,作品旨在表达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哀。问题是,史料证明,从汉唐到清代,残酷的宫斗逐渐减少,历史远没有作者描述的那么暗黑。上层阶级不仅仅受权的约束,更有礼的约束。

乾隆最为宠爱的十公主的母亲淳妃,一度因为打死宫女被直接降级为嫔。慈禧太后在咸丰去世后将长公主的母亲升级为皇贵妃以示宽柔和睦。《红楼梦》中,宝钗因为哥哥打死人而选秀失败,贾元春因品行贤德获封凤藻宫尚书,贾政听闻丫鬟投井,心中惊疑:

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待下,怎会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

这才是正常情况下,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观。赵姨娘和王熙凤固然能干出些不入流的事,但你能想象元春、探春、宝钗这些有资格入选皇家的姑娘会去投毒杀人?

作为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尚且展现了原本明争暗斗的妃子们在大难临头时其言也善、互相救助,走的是“坏人变好”的路子。

自此之后的跟风之作一个比一个下作,把古代女性想象得狭隘恶毒,把她们糟蹋编排得一文不值。以“揭露”之名行“猎奇”之事,既不符合古代人的伦理道德,又没体现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什么背景框架都能套进正房斗小三的低级桥段,剧中那些所谓“为了生存”、“为了家族”、“为了活着”都是达成悚人剧情的幌子。

想干卑鄙的事,还得出师有名。这到底是后宫女性可悲还是作者自己心理扭曲?自己揭露控诉自己伪造的封建后宫,还有比这更神奇的逻辑么?

宫斗系列的标配:一个伪善的皇后,一个骄纵的贵妃,一个野心勃勃的低等嫔妃,一个闺蜜+太医+侍卫的女主团队

文艺作品中的人设一定是经过挑选的,这种过滤反映出的是作者的价值取向。

在一个男权社会的巅峰时代,曹雪芹却表达出对女性的欣赏、同情、包容,展现出朴素的两性平等观。无论是备受争议的告密者袭人,私通表哥的大丫鬟司棋,还是作风轻浮的小丫头金钏,作者对她们的态度都是回护和感恩。

长夜漫漫,民智未醒的中世纪背景下,马丁大爷仍然可以塑造出二丫、三傻,一系列闪闪发光又毫无违和的女性角色。作者对于苦难和侮辱的桥段从不手软,但最终展现出的是角色的成长和韧性,是“英雄只做对的事”的自我觉醒。

白瞎了邬君梅这么好的演员

而那些投放给女性观众的所谓爽剧,实际上却是对女性有着深深的恶意。女主的对手都是蛇蝎妇人,死有余辜,然而转过头,女主就拿出了比对手歹毒几倍的手段让世界变得更坏。

在这些作品中,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把女性贬低为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毒妇深井冰。

用现实黑暗做借口,为突破人性底线蒙上遮羞布,说是同情女性迫不得已的遭遇,明明在鼓励女人之间争斗撕逼,刻意无视人性的善,无限放大人性的恶,遇言姐觉得作者的动机卑劣且下作。

与西方影视作品中,从一而终、逻辑鲜明的普世价值相比,中国的宫斗剧没有信仰、没有救赎,只有暴力和权贵才是唯一的价值,里里外外无非是丛林法则的再现。

与掺毒药的宫斗剧相比,另一派是贴糖衣的仙侠剧。讲真,与其比坏,卖萌还能让遇言舒坦点。

故事告诉我们,不止凡人,神仙的斗争也是围绕玛丽苏爱情而展开的

公主病、斗小三、幻想傻白甜的爱、依附强大的男性,古装剧恰恰保护了这种扭曲倒退、难以启齿的脑回路。一肚子的气,得不到的爱,都指着在电视剧中图个爽呢。

以前我们尚且拍出过《武则天》、《大明宫词》,如今三亿制作费产出的是《如懿传》和《延禧攻略》,更糟糕是市场上只有这一种类型的古装女性剧。

狭隘的视角,不良的居心,扁平的维度,这不仅不是女权主义的进步,也不是任何一种价值观的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