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3年9月,反动势力调集百万大军围剿红军,仅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就高达50万,其中: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33个师又3个旅,兵分三路进攻中央苏区;西路军总司令何键指挥9个师又3个旅,和地方守备军5个师又3个团进攻湘赣、湘鄂赣和闽浙赣苏区红军;第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指挥6个师又2个旅负责福建防务,防止红军东进。中央苏军控制着30多个县,兵力只有10万人,由于李德、博古等人采取了错误的作战方针,让红军死守根据地,抛弃了最擅长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结果导致红军处处防守处处被动,迟迟无法粉碎敌人的围剿。

1934年夏,持续近一年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已成定局,以李德为首的决策团决定让大部队转移。当时中央红军只有7个兵团近10万作战部队,与敌人悬殊巨大,于是决定派出一支部队向东进攻,以吸引敌人注意力,挑来挑去,这个任务落在了成立时间不长、但能打硬仗的红7军团身上。

红七军团成立于1933年6月,由赣东北红11军、闽北独立师、建黎泰独立师和卲光独立团合并而成,下辖第19、第20师、第34师,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接到命令后,红七军团打着抗日北上先遣队的旗号,从江西瑞金出发向东挺进,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这种形势下,红七军团已经成为“炮灰”部队,他们的任务是牵制敌人的主力,为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封锁线创造机会。他们的武器装备非常简陋,全军6000余人只有1200支长短枪和6门迫击炮,一大部分战士的武器还是梭镖、大刀,另外他们还携带有160多万份传单,捆成500多副担子,加上非战斗人员,全军可战兵力只有4000人。

对于一支要执行长途奔袭任务的军队来说,这样的配置已经决定了全军覆没的结局,但这支孤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炮灰”任务,在寻淮洲、粟裕的英明指挥下,从江西瑞金一路打到福州城下,四个月内转战千里,成功吸引了敌人大部队的注意力,掩护中央红军突破三道封锁线。1934年11月,红七军团抵达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等人会师,收到了几百头猪以及鸡鸭、草鞋等物资补给,才稍稍恢复了元气。

二、

此时中央红军已经撤离苏区,中央指示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第10军合并为红十军团,新班子以红10军为主,方志敏为军区司令员,原红10军军长刘畴西任军团长,原红七军团政委乐少华任政委,粟裕任参谋长,原红七军团长寻淮洲则被下放到19师任师长。

寻淮洲与乐少华

从军事角度考虑,寻淮洲比刘畴西更适合担任军团长。寻淮洲出生于1912年,15岁时就参加了秋收起义,从一个普通战士一路做到军团长,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比林总还小五岁,军事能力毋庸置疑。刘畴西是黄埔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南昌起义,曾到苏联进修过,此前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师长,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但年龄大、资格老,最终成为军团长人选。政委乐少华是苏联海归,没有军事指挥能力,但年轻气盛,刚愎自用。寻淮洲、粟裕是新班子里最具指挥能力的人,但他们一个是师长、一个是参谋长,在军事指挥上没有最终决定权。

可以说,红十军团从编成的那一天起注定了覆灭的结局,朱老总后来评价称“不编不垮,一编就垮”。红十军团编成后改变了此前快速机动的作战风格,以大兵团形式与敌人作战,结果被敌人的大兵团咬上,5个正规师、2个独立旅、4个保安团以及后备队共10万余人向红十军团扑来。

面对敌情,红十军团决定打一仗,改变一下被动局面,目标选中了王耀武的补充1旅,伏击地点选在今安徽省黄山县谭家桥附近的乌泥关。这一仗是红十军团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但在兵力分配上却产生分歧,刘畴西让20师担任主攻,21师负责迎头阻击,让寻淮洲的19师负责掩护。寻淮洲认为20师和21师战斗力较弱,不宜担任主攻,想把主攻任务抢过来,但刘畴西却坚持按原计划作战。

事情果然如寻淮洲所料,第20师一名战士在敌人尚未进入伏击圈时便开火,导致伏击部队暴露,一场伏击战打成了遭遇战,加之王耀武的补充1旅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红十军团伤亡惨重。是役,20师师长寻淮洲中弹牺牲,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负伤,被迫撤出战场。

刘畴西、方志敏与20师师长王如痴

红十军团打了败仗,士气非常低落,苏皖一带又是敌人统治的核心区域,红军在这里没有群众基础,补给非常困难,转战两月余,方志敏、刘畴西决定转回赣东北苏区休整。然而,赣东北苏区此时已经沦陷,敌人在沿路布置了十几道封锁线,粟裕主张快走快打,趁敌人未完成合围时快速突围,但刘畴西吃了几次败仗后产生了畏战心理,行军途中多次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突围时期。

方志敏、粟裕率领19师先头部队已经走出了很远,见大部队没有跟上来,方志敏放心不下,让粟裕带着部队先走,自己回去劝刘畴西赶紧行动。就这样耽搁了一晚上,粟裕带着先头部队突出重围,一路转战来到闽浙赣苏区,红十军团大部队则被合围在怀玉山,在敌人的不断围剿、搜山中全军覆没。

三、

红十军团成立不到两个月即全军覆没,方志敏、刘畴西被俘,20师师长王如痴、21师师长曹胡天桃、原红10军参谋长曹仰山被俘,其余人除乐少华、刘英随粟裕突围外均阵亡。1935年8月,敌人在劝降无果后将方志敏、刘畴西等人杀害于江西赣江。

方志敏

作为最高指挥官,他们或许不太称职,但作为革命者,他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敬仰。

粟裕带着400多人来到浙东南创建了根据地,组成挺进师。这里是敌人统治的腹心地区,无时无刻没有遭到敌人的重兵围剿,好在这里是闽浙赣三省交汇处,属于三不管地带,群众基础虽然差,但还是在粟裕的经营下站稳了脚跟。

1935年-1938年,粟裕在这里打了整整三年游击,是他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时光。南方三年游击战有多艰苦,从陈毅元帅的三首绝命诗《梅岭三章》中可见一斑: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三首诗是陈毅元帅1936年被围于福建南安梅岭,受伤重病隐伏山洞二十余天写下的,原以为马上要为革命献身,好在得到当地一位村姑的暗中帮助,一直熬到西安事变爆发、围山的部队撤离才脱险。

粟裕的情形比陈毅也好不到哪里,先后遭到卫立煌、罗卓英、刘建绪等人的两次大规模围剿,挺进师只有1000余人,面对的敌人最多时却多达43个团,其中不乏第18军这样的精锐部队,但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当然,挺进师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成立之初的9名政治委员会成员牺牲6人,3个纵队、1个师直属队的8名队长和政委牺牲6人。

南方三年游击战是粟裕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时光,也是对他个人的历练。粟裕从未上过军校,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但在三年游击战中总结出一整套作战经验,形成了大开大合、不拘一格、敢于冒险的用兵风格,往往能在绝境中寻找一线生机,或抓住敌人破绽以致命一击。

解放战争给了这位军事天才巨大的发挥空间。苏中七战七捷,粟裕率领3万军队驰骋苏中,神出鬼没,打得李默庵12万大军溃不成军,以极小代价歼敌5.3万余人。孟良崮战役,粟裕在全军撤退之余抓住战机,打了74师一个措手不及,以重兵将其围歼于孟良崮。济南战役,粟裕以同等兵力仅用8天时间攻克济南,歼敌10万余,生擒王耀武。淮海战役,粟裕指挥中野、华野60万军队,两个月时间内打垮敌人80余万,歼敌50余万,创下以少胜多的围歼战经典战例。

对于粟裕来说,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只是三年游击战争的升级版,是三年战争培养了一代战神。

1976年,粟裕根据个人经历写成《粟裕战争回忆录》,全书共20章、40余万字,其中关于抗日北上先遣队和三年游击战争的经历就有三章,篇幅足足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却只字不提淮海战役。一直到1989年,他的夫人楚青根据他回答别人的一些提问编成《粟裕谈淮海战役》,补录入再版《粟裕战争回忆录》一书末尾,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关于粟裕对淮海战役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按理说,淮海战役是粟裕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仗,但他本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其中原因我们很难知晓,反倒是不起眼的三年游击战争,成为粟裕人生中最值得夸耀的经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