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3年9月,反動勢力調集百萬大軍圍剿紅軍,僅進攻中央蘇區的兵力就高達50萬,其中: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指揮33個師又3個旅,兵分三路進攻中央蘇區;西路軍總司令何鍵指揮9個師又3個旅,和地方守備軍5個師又3個團進攻湘贛、湘鄂贛和閩浙贛蘇區紅軍;第19路軍總指揮蔡廷鍇指揮6個師又2個旅負責福建防務,防止紅軍東進。中央蘇軍控制着30多個縣,兵力只有10萬人,由於李德、博古等人採取了錯誤的作戰方針,讓紅軍死守根據地,拋棄了最擅長的游擊戰和運動戰,結果導致紅軍處處防守處處被動,遲遲無法粉碎敵人的圍剿。

1934年夏,持續近一年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已成定局,以李德爲首的決策團決定讓大部隊轉移。當時中央紅軍只有7個兵團近10萬作戰部隊,與敵人懸殊巨大,於是決定派出一支部隊向東進攻,以吸引敵人注意力,挑來挑去,這個任務落在了成立時間不長、但能打硬仗的紅7軍團身上。

紅七軍團成立於1933年6月,由贛東北紅11軍、閩北獨立師、建黎泰獨立師和卲光獨立團合併而成,下轄第19、第20師、第34師,尋淮洲任軍團長,樂少華任政治委員,粟裕任參謀長,劉英任政治部主任。接到命令後,紅七軍團打着抗日北上先遣隊的旗號,從江西瑞金出發向東挺進,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這種形勢下,紅七軍團已經成爲“炮灰”部隊,他們的任務是牽制敵人的主力,爲中央紅軍突破敵人封鎖線創造機會。他們的武器裝備非常簡陋,全軍6000餘人只有1200支長短槍和6門迫擊炮,一大部分戰士的武器還是梭鏢、大刀,另外他們還攜帶有160多萬份傳單,捆成500多副擔子,加上非戰鬥人員,全軍可戰兵力只有4000人。

對於一支要執行長途奔襲任務的軍隊來說,這樣的配置已經決定了全軍覆沒的結局,但這支孤軍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炮灰”任務,在尋淮洲、粟裕的英明指揮下,從江西瑞金一路打到福州城下,四個月內轉戰千里,成功吸引了敵人大部隊的注意力,掩護中央紅軍突破三道封鎖線。1934年11月,紅七軍團抵達閩浙贛蘇區,與方誌敏等人會師,收到了幾百頭豬以及雞鴨、草鞋等物資補給,才稍稍恢復了元氣。

二、

此時中央紅軍已經撤離蘇區,中央指示紅七軍團與閩浙贛蘇區第10軍合併爲紅十軍團,新班子以紅10軍爲主,方誌敏爲軍區司令員,原紅10軍軍長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政委樂少華任政委,粟裕任參謀長,原紅七軍團長尋淮洲則被下放到19師任師長。

尋淮洲與樂少華

從軍事角度考慮,尋淮洲比劉疇西更適合擔任軍團長。尋淮洲出生於1912年,15歲時就參加了秋收起義,從一個普通戰士一路做到軍團長,是紅軍中最年輕的軍團長,比林總還小五歲,軍事能力毋庸置疑。劉疇西是黃埔一期畢業生,參加過南昌起義,曾到蘇聯進修過,此前擔任的最高職務是師長,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但年齡大、資格老,最終成爲軍團長人選。政委樂少華是蘇聯海歸,沒有軍事指揮能力,但年輕氣盛,剛愎自用。尋淮洲、粟裕是新班子裏最具指揮能力的人,但他們一個是師長、一個是參謀長,在軍事指揮上沒有最終決定權。

可以說,紅十軍團從編成的那一天起註定了覆滅的結局,朱老總後來評價稱“不編不垮,一編就垮”。紅十軍團編成後改變了此前快速機動的作戰風格,以大兵團形式與敵人作戰,結果被敵人的大兵團咬上,5個正規師、2個獨立旅、4個保安團以及後備隊共10萬餘人向紅十軍團撲來。

面對敵情,紅十軍團決定打一仗,改變一下被動局面,目標選中了王耀武的補充1旅,伏擊地點選在今安徽省黃山縣譚家橋附近的烏泥關。這一仗是紅十軍團領導班子集體決策的,但在兵力分配上卻產生分歧,劉疇西讓20師擔任主攻,21師負責迎頭阻擊,讓尋淮洲的19師負責掩護。尋淮洲認爲20師和21師戰鬥力較弱,不宜擔任主攻,想把主攻任務搶過來,但劉疇西卻堅持按原計劃作戰。

事情果然如尋淮洲所料,第20師一名戰士在敵人尚未進入伏擊圈時便開火,導致伏擊部隊暴露,一場伏擊戰打成了遭遇戰,加之王耀武的補充1旅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紅十軍團傷亡慘重。是役,20師師長尋淮洲中彈犧牲,政委樂少華、政治部主任劉英負傷,被迫撤出戰場。

劉疇西、方誌敏與20師師長王如癡

紅十軍團打了敗仗,士氣非常低落,蘇皖一帶又是敵人統治的核心區域,紅軍在這裏沒有羣衆基礎,補給非常困難,轉戰兩月餘,方誌敏、劉疇西決定轉回贛東北蘇區休整。然而,贛東北蘇區此時已經淪陷,敵人在沿路佈置了十幾道封鎖線,粟裕主張快走快打,趁敵人未完成合圍時快速突圍,但劉疇西喫了幾次敗仗後產生了畏戰心理,行軍途中多次讓部隊停下來休息,以至於錯過了最佳突圍時期。

方誌敏、粟裕率領19師先頭部隊已經走出了很遠,見大部隊沒有跟上來,方誌敏放心不下,讓粟裕帶着部隊先走,自己回去勸劉疇西趕緊行動。就這樣耽擱了一晚上,粟裕帶着先頭部隊突出重圍,一路轉戰來到閩浙贛蘇區,紅十軍團大部隊則被合圍在懷玉山,在敵人的不斷圍剿、搜山中全軍覆沒。

三、

紅十軍團成立不到兩個月即全軍覆沒,方誌敏、劉疇西被俘,20師師長王如癡、21師師長曹胡天桃、原紅10軍參謀長曹仰山被俘,其餘人除樂少華、劉英隨粟裕突圍外均陣亡。1935年8月,敵人在勸降無果後將方誌敏、劉疇西等人殺害於江西贛江。

方誌敏

作爲最高指揮官,他們或許不太稱職,但作爲革命者,他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僅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仰。

粟裕帶着400多人來到浙東南創建了根據地,組成挺進師。這裏是敵人統治的腹心地區,無時無刻沒有遭到敵人的重兵圍剿,好在這裏是閩浙贛三省交匯處,屬於三不管地帶,羣衆基礎雖然差,但還是在粟裕的經營下站穩了腳跟。

1935年-1938年,粟裕在這裏打了整整三年遊擊,是他人生中最艱苦的一段時光。南方三年游擊戰有多艱苦,從陳毅元帥的三首絕命詩《梅嶺三章》中可見一斑: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生革命即爲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這三首詩是陳毅元帥1936年被圍於福建南安梅嶺,受傷重病隱伏山洞二十餘天寫下的,原以爲馬上要爲革命獻身,好在得到當地一位村姑的暗中幫助,一直熬到西安事變爆發、圍山的部隊撤離才脫險。

粟裕的情形比陳毅也好不到哪裏,先後遭到衛立煌、羅卓英、劉建緒等人的兩次大規模圍剿,挺進師只有1000餘人,面對的敵人最多時卻多達43個團,其中不乏第18軍這樣的精銳部隊,但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當然,挺進師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成立之初的9名政治委員會成員犧牲6人,3個縱隊、1個師直屬隊的8名隊長和政委犧牲6人。

南方三年游擊戰是粟裕人生中最艱苦的一段時光,也是對他個人的歷練。粟裕從未上過軍校,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但在三年游擊戰中總結出一整套作戰經驗,形成了大開大合、不拘一格、敢於冒險的用兵風格,往往能在絕境中尋找一線生機,或抓住敵人破綻以致命一擊。

解放戰爭給了這位軍事天才巨大的發揮空間。蘇中七戰七捷,粟裕率領3萬軍隊馳騁蘇中,神出鬼沒,打得李默庵12萬大軍潰不成軍,以極小代價殲敵5.3萬餘人。孟良崮戰役,粟裕在全軍撤退之餘抓住戰機,打了74師一個措手不及,以重兵將其圍殲於孟良崮。濟南戰役,粟裕以同等兵力僅用8天時間攻克濟南,殲敵10萬餘,生擒王耀武。淮海戰役,粟裕指揮中野、華野60萬軍隊,兩個月時間內打垮敵人80餘萬,殲敵50餘萬,創下以少勝多的圍殲戰經典戰例。

對於粟裕來說,蘇中七戰七捷、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只是三年游擊戰爭的升級版,是三年戰爭培養了一代戰神。

1976年,粟裕根據個人經歷寫成《粟裕戰爭回憶錄》,全書共20章、40餘萬字,其中關於抗日北上先遣隊和三年游擊戰爭的經歷就有三章,篇幅足足佔全書的四分之一,卻隻字不提淮海戰役。一直到1989年,他的夫人楚青根據他回答別人的一些提問編成《粟裕談淮海戰役》,補錄入再版《粟裕戰爭回憶錄》一書末尾,纔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關於粟裕對淮海戰役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按理說,淮海戰役是粟裕軍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仗,但他本人似乎並不這麼認爲,其中原因我們很難知曉,反倒是不起眼的三年游擊戰爭,成爲粟裕人生中最值得誇耀的經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