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他三座书院分别是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和河南应天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历史上,嵩山地区以其理性主义的儒家哲学学派而闻名。它最初是为佛教活动而建造的,后来被隋炀帝改为道教遗址。宋仁宗于1035更名为松阳书院。

从那时起,它就成为著名学者的教学场所。这里有嵩阳书院、颍谷书院、少室书院、南城书院、存古书院,其中最显赫的为嵩阳书院。宋代著名学者,如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曾在那里讲学。

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布局严谨,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从总体建筑格局到每座单体建筑,都遵循往常礼教的秩序。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2010年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由五进院落组成,院中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等建筑。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

圣殿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东西有孔子四大弟子的画像石碑,东为颜回和曾子,西为子思和孟子。讲堂是书院的主要建筑,正房三间,是理学大师程颢、程颐讲学的地方。内部陈列的有教学用具、二程(程颢、程颐)讲学图等。这里也是著名的“程门立雪”故事的发生地。

泮池位于讲堂后面,池上有一青石拱桥。因孔子故乡在山东曲阜的泮水之滨,泮池的建筑便成了古代高等学府的象征,儒生考中秀才后才称“入泮”,要举行绕池一周的仪式,然后再去先圣殿拜孔子圣像。道统是指儒家传道的地方,祠内陈列有帝尧、大禹和周公的半身塑像,像后悬挂“帝尧巡狩嵩山”“大禹嵩山治水”“周公阳城测景(影)”三幅大型彩色图画。书院的道统祠和先圣殿,都是供祭祀用的,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古代圣贤的纪念,激发师生忠君爱国的情感。

藏书楼是嵩阳书院现存最后一进建筑,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卷棚硬山顶阁楼式建筑,是书院珍藏书籍之所。现楼内陈列有清代存书,共计57册,其他文物展品数十件。嵩阳书院在清代藏书曾多达86万册。

清代末年,科举制度废除,学堂兴起。1904年前后,书院均改为学堂。至此,历经千余年的嵩阳书院完成了它的教育使命。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耀眼夺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嵩阳书院将永载史册。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