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在一系列太平洋夺岛战中,1945年硫磺岛一役堪称惨烈。

守岛日军2.3万人,除千余人投降外,尽皆毙命。美军伤亡数字更大,阵亡6800余,总伤亡超2.8万。

在美军尽占上风的情况下,何以遭受如此重大挫折?日军修建的工事、坑道群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美军炮火准备时,坑道起到保护作用;当炮火延伸、美军发动地面攻击时,日军再钻出予其重大杀伤。

美军虽损失惨重,但仍取得最终胜利。

时隔七年之后的朝鲜战场,挡在美军面前的两个“小山包”,却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天堑。

如果在和平年代,这两处高地会普通的连名字都没有。最初志愿军就是以海拔高来命名的,一座海拔597.9米,因由东北、西北两条山梁构成,状似字母“V”,美军称“三角形山”;另一座海拔537.7米,由两个南北相对的山头组成,双方各占一个,被美军称作“狙击兵岭”,想来是在此吃尽志愿军神枪手的苦头。

战前无论哪一方,都没想到此地会发生一场恶战。美军计划只派2个营解决战斗,预估伤亡不超200人。而志愿军方面,直到该处战斗达到战役级(志愿军规定军以上规模称为战役),才以后面山谷中的村庄命名为“上甘岭”。

顺带讲一下,上甘岭是五圣山的前哨,从军事价值看,五圣山才是真正要害之地。它是朝鲜中部最高点,如美军越过五圣山,便会到达平康平原,纵深200公里内志愿军再无险可守。且五圣山海拔1000余米,山势更为陡峭。

既如此为何不放弃上甘岭,退守五圣山?

个人认为,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时值停战谈判紧要关头,战场上的胜负直接影响到和谈主动权,对于上甘岭的争夺也不例外。

由上,上甘岭同硫磺岛相比,地势未见得更险要,坑道体系未见得更完备。硫磺岛是日军苦心经营多年所建要塞,由水泥混合火山灰筑成,光是连接通道就数十公里,火力为立体配置,上甘岭坑道则是临时建成,坚固程度低的多。

既然战斗类型都是坑道攻坚,为何在硫磺岛都能取胜的美军,偏偏折戟于上甘岭?分析如下:

硫磺岛是绝地,上甘岭孤而不绝

若论面积,硫磺岛20平方公里,上甘岭方圆仅3.7平方公里。然而硫磺岛孤悬海上,本就是兵法所说的绝地,外援无法进入、岛上驻军也无处可逃,失败是注定的。

上甘岭不同,以连排单位驻防的志愿军,虽数量不多却背靠大后方,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整个战役期间,15军5个团、12军4个团共9个主力团投入战斗,涉及兵力高达4万余。

更令美军头疼的是,来自志愿军后方铺天盖地的炮火。共计11个炮兵营、数百门火炮投入战斗,发射炮弹40余万发,炮火杀伤占到“联合国军”伤亡总量的七成。

坑道位置巧妙

志愿军构筑的是反斜面坑道,出口均面向北方,即五圣山方向,这给敌方的炮火打击造成很大困难。

一旦地表阵地丢失,志愿军就会进入坑道,对敌进行牵制。此时联军若想继续朝五圣山推进,就得先清除坑道威胁。然而当他们下到反斜面时,就会遭受来自我方炮火和狙击手的严厉打击。

有人计算过,硫磺岛每平方公里承担了1200吨炸弹,而在上甘岭3.7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内,落弹量2万余吨,猛烈程度远超硫磺岛。反斜面坑道设计,使相当比例敌方火力落空。

当美军记者看到被炮火覆盖的上甘岭时,断言道:“那里连细菌都不可能存活”。而地面攻击开始时,却被突然冒出的志愿军惊得目瞪口呆。

高超的战术素养

单从军事角度比较上甘岭和硫磺岛的守方表现,志愿军明显高出一筹。

硫磺岛日军虽不惧死亡,但其总体战法显得呆板之极。在栗林忠道严令下,日军需死守坑道,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出击和自杀性冲锋。

反观志愿军的战术实施灵活机动,光是在坑道战前九天中,坑道部队就组织夜袭150余次,失利仅9次,共歼敌2千余,这种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的能力,是硫磺岛守军所不具备的。

上甘岭战役共历时43天,杀伤敌军2.5万人,使其伤亡率达40%,这一比例超过硫磺岛38%的伤亡率。(联军自报损失为9千)

志愿军亦付出伤亡1.15万的重大代价,如黄继光式慷慨赴死而留名青史的烈士就达38名之多。

正如《论中国》里那句著名的言论:

中国人一直是幸运的,他们总被他们中最勇敢的那些人保护的很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