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美日两国整整血战3年有余。

大致过程如下:

珍珠港事件后,元气大伤的美海军蛰伏近半年。但强大的再生能力,使其在中途岛重创日本帝国海军,重新获得优势。此后,美军对日占太平洋诸岛展开一系列攻势,步步为营逼近日本本土。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重占上风的美军,为何不绕过日军重兵布防的太平洋岛链,直接拿下日本“家门口”的冲绳,作为攻击其本土的前哨基地?

要知道在太平洋夺岛战中,瓜岛、塞班岛、硫磺岛等地,令美军伤亡过万的战役比比皆是。如果跳过这些岛屿,应会使美军战损大减。

就像我们在《帝国时代》所做的那样,在敌方附近建个基地苦心经营,然后一举端掉其老巢。

然而,战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脱离实际去臆想,就成了纸上谈兵。美军要是跳过夺岛步骤,直接攻取冲绳,非但无法战胜日本,反会使自己落入危险境地: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争是比拼国力的消耗战

当日本空军在珍珠港上空肆虐时,即使日本军部也没指望仅凭这场胜利就能摧毁美国海军。

原计划是借此拖住美国一年,以便日本布局东南亚,获取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结果美国的恢复能力远超日本预期,只用了半年就使海军重回强大。

然而此时的美国如同“大病初愈”,仍不具备全方位压倒日本的实力,只能是通过太平洋战争,来一步步弱化日军特别是海军的力量。

当时日本海军的势力范围遍及大半个太平洋,连澳洲枕畔的巴布亚岛也被日军控制,并利用所占岛屿建起拱卫本土的防御圈。

这一点很重要,在辽阔的海洋中,除了航母甲板,只有岛屿能提供飞机起降场地,而制空权是海战中最重要因素。

因此美军要想取胜,要么不限量的造航母,要么把岛屿从日军手中夺回,别无他途。航母造价极高,还得配备附属支援舰队,不限量建造美国也承担不起。

事实上,太平洋战争不单单是争夺那几座岛屿,更大的意义是抽干了日本的活力。

日军在二战中共死亡210万余,有150万死于太平洋战场。出于防卫本土的需要,日军被迫从各个战场抽调兵力和物资,去填补这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比如关东军,大批精锐被调往太平洋战区充当炮灰,到战争末期苏军出兵东北时,已沦为新兵满营、装备奇缺的状况。

这种“虹吸效应”对日军整体战略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

被俘日军

直接打上门去的后果

不妨作个假设,美军不去攻占太平洋各岛,直接出动航母编队夺取冲绳,并以此为基地,对日本本土发起攻击,将会有多大胜算?

先说结论,在不使用原子弹的前提下,胜算几乎为零:

一、放弃夺岛,直接对日本本土发起攻击,意味着日军会把主要兵力和资源集中于本土防御。

在真实的历史中,美军光是夺取冲绳就付出伤亡近八万的代价(阵亡两万)。据此比例,攻占日本本土需付出过百万伤亡,这还是在太平洋战场把日本拖得半死不活的情况下,所需的伤亡数字。

因此,在日军保存实力的前提下去攻其本土,无异于自寻死路。

二、不攻占沿途岛屿,意味着美军后勤线没有中转和保障。

航母编队再强,所携带的燃油、补给终归有限,后勤供应只能从美国本土运输。如此漫长的运输线,光是想想就头痛不已,况且沿途诸岛日军会想方设法进行袭扰破坏,运送给养的困难度将甚于西天取经。

从临近的中国大陆补充呢?海岸线已被日军封锁,何况当时中国还需输入大量外援维持抗战,并不具备支援能力。

登岛作战

三、日本虽然面积不算大,可是海岸线长达3.4万公里,如此漫长的距离,美军依靠几艘航母完全封锁,显然不现实。

既然无力和美海军正面对抗,日本海军残部完全可以把作战重点,放在掐断美军后勤线上,海外岛屿就成了最理想的依托基地。

美海军虽占上风,但想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并消灭日本残余海军力量,等同于大海捞针。

综上,如果将日本本土比喻成果仁,那么环绕在外围的太平洋岛链,就是坚硬的果壳。吃到美味果仁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先将果壳剥掉。

无中生有之想,仅供饭后谈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