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军首次对全体有军职的军队干部进行授衔,史称“五五授衔”。其中此次授衔,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补授);中将17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补授);少将806名(含1956年和1958年补授)。

其中,出身红一方面军的将领占大多数。举个例子,红一军团长征前有三个师,师长加政委有六名主官,除了陈光外均获得了上将军衔。

比较而言,红二方面军出身的开国将帅相对而言就少一些了。元帅只有贺老总一人,大将中装甲兵总司令许光达出身原红二军团。57名上将中只有肖克、甘泗淇、贺炳炎、李达四人。177名中将中有廖汉生、黄新廷、郭鹏、王尚荣、杨秀山等24人。

在长征会师时,红二方面军有一万三千多人,占陕北红军总数的差不多三分之一。为何五五授衔时将帅比例差距那么大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第一个原因大家都很清楚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红二军团多能征善战的将领,诸如洪湖苏区的创始人段德昌,红三军七师前后两任师长——王一鸣、叶光吉,两任政委朱勉之、盛联均,教导一师师长董朗等英年早逝。如果段德昌去世得不那么晚,还是有机会竞争大将的,保底也会获得上将军衔。

加上国军对洪湖和湘鄂西苏区进行疯狂围剿,红3军最开始有三个师差不多两万人,最后和红六军团会师时只剩四千。全军上下只有四名党员,即贺龙、关向应、夏曦、卢冬生。

据廖汉生将军回忆,到1933年9月,红二军团300多人里只有不到300人是党员。大批团长、师长及团、师两级政委过早离世,给红二军团带来了巨大损失。

第二个原因就跟抗战有关了。

抗战期间,上级给120师358旅主要任务是发展晋绥和大青山根据地,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屏障。359旅在东进雁北几年后也奉命调回陕北。

晋西北经济状况相对而言不算太好,而且人口也有十分有限,雁北和大青山地区地广人稀,发展限制相对较大。

抗战时期120师358旅最佳的发展机会其实是1939年挺进冀中。在冀中,贺老总指挥120师首秀就打了抗战期间对日军规模较大的围歼战——河间齐会战斗,歼灭日军七百余人。又进行了规模更大的陈庄战斗,以3个主力团歼灭了日军独混八旅团第31大队,歼敌1400人。

两战大胜,许多老百姓纷纷要求加入八路军。120师和358旅由最初的六千多人发展到差不多五万人。比较惋惜的是,八个月后,为了保卫河防,上级要求120师离开冀中回师晋绥。如果714或者715团这两个红军团之一能留在冀中发展,那么结局肯定大不一样。

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军区部队转移到晋察冀一分区准备反攻。到1943年,国军妄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上级命令吕正操率冀中军区主力部队六个团到晋绥根据地,与120师部队合编。合并了吕正操部后,到1945年,晋绥野战军也才发展了4个旅,即358旅和独1、2、3旅共12个团。

359旅的经历就比较曲折一些。抗战初期在五台、平山一带发动群众、打击日军、收复失地,干得有声有色,部队从五千人发展到一点五万人。后为保卫边区,359旅奉命回军绥德。又开赴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了保卫边区和发展边区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部队在4年时间里几乎没怎么发展,反而还因为精兵简政被削减到八千人。

1944年,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南下湘赣鄂桂。上级做出了恢复南方苏区的决策,命令359旅组成南下支队,分成两个梯队南下。359旅为主的第一梯队也不负厚望,开辟了襄河根据地、大云山根据地,并越过五岭抵达南雄。

然而,由于形势变化,359旅北撤,在大悟县和新四军第五师会师。第二年就碰到30万国军围剿中原军区,359旅在王震的率领下成功突出重围回到陕北,此时兵力大减,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在山西休整了小半年才恢复元气,后和独四旅合编为西野二纵,即后来的第二军。

南下第二梯队共三千多人在抗战胜利奉命转往东北,后成为了著名的东野十纵,在梁兴初的锤炼下打造成了一支劲旅,以在黑山阻击廖耀湘兵团而知名,即后来的47军。军改后似乎编入西部战区76集团军。

第三个原因跟解放战争有关。

解放战争时期,原红二方面军的部队除了转往东北的359旅一部外,大部编入西北野战军,长期在经济困难的陕北转战,兵员发展十分困难,部队都是打完仗后东渡黄河就粮,一有仗打再西渡黄河回来。后来晋绥根据地又陆续组建了4个独立旅和两个纵队。其中七纵和八纵也因为粮食问题,无法前往陕北配合作战。

因此部队打了三年解放战争,没发展太多人,到1949年改编一野时,全军只有十万人。

第五个原因就与1952年部队整编有关。

1952年西北部队整编,第一军与第三军合编成一个重装军,番号为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第十九军各缩编为步兵第四师、第十一师和第五十五师。

除此之外,其他部队和机关分别改为空军、炮兵、装甲兵、铁道兵、省军区、公安师、石油工业师、工业建设师、农业建设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事院校。

这样,一野部队只保留一个军加三个师。不少符合授衔条件的将领因为转地方而错过了授衔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