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当时新来的部门总监感慨自己跳槽的原因是因为原部门的年轻人来了,自己意识到到了该让位的时候了,所以就跳槽了。当时20出头懵懂的我还不明白他的话里面的真正含义,为什么他当时30多岁,不到40岁,年富力强,人脉广泛,精力充沛各种能力都属于巅峰的时候,却非要选择从500强的企业中让位给别人,来到我们这个并不是很有名只能算还行的中小企业?

巅峰时让位更多是无奈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他的真实原因,那就是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500强企业,那个高手林立,新秀辈出,前浪总是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地方,他即使当时不让位,用不了几年他不让位也得让位,而那个时候他已经过了自己最好卖的时候,也就是最值钱的阶段。

最值钱的时候卖好价钱

货卖一时鲜,职场人也是如此,三十而立,基本上就是树立自己职场竞争力最黄金的年级,然后在40岁之前,达到一个职场最高峰,在这个不到10年的周期内,将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确定下来,否则无论自己现在如何风光,都难逃后续的江河日下。

核心竞争力

三十而立我已经谈不了了,但是还可以想想四十不惑,快到四十岁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么?35岁危机看似度过,实际上更加严峻。三十大几的职场人士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么?

简而言之,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个只有你有,或者只有你最强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因为技术几乎是最容易被赶超的,除非你已经站在世界之巅,并且保持和后来者的距离,否则随时有可能被赶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少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内,没有人可以替代你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三十岁之前,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是业务能力,技术人员表现为在技术上的超凡技术能力;管理人员表现在用人奇妙,让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爆表;销售和其他辅助业务人员表现为利用广泛的人脉和软实力打下市场,占据地盘。这些都与个人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再之后的核心竞争力,还只能是这些么?当然不是,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三种类型。

1, 技术人员再往上就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能力,而是获得各种技术支持资源的能力,比如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的关系,与国内外大型研究机构、高校等关系,能够汇集到国内外顶级的技术人员并且将其安排在适合的位置上,让整个团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这种能力就是科研人员顶级的核心竞争力,在一个领域达到相对的巅峰并且保持住。

技术人员

2, 管理人员进入到高级管理层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足够强的人脉关系网和手腕,不一定能够翻云覆雨,但是必须足够强硬的人脉关系网,构建核心管理团队,能够对内打压均衡对手,对外遏制竞争对手。

管理人员

3, 销售市场人员到达高阶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个人品牌,同样需要构建足够强大的关系网和手腕,而且是真心与客户成为朋友,成为利益网,做到互惠互利,互相信任。

销售人员

总结一下上述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在自己40岁之前,能够做到如下两点:

1, 职位做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高点,不同的职位就决定了自己能够接触到什么层次的人,有助于关系网的构建。

职位尽量往上走

2, 争取尽可能多地让关系网的人看重的是你个人,而不仅仅是你背后的企业,换句话说就是构建个人品牌,让别人看重你的个人品牌,这样你才不会因为企业层面的变动而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自己为品牌的关系网构建

未到而立之年的职场年轻人,好好想想自己如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职场中人们,分析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时不待我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