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春风

同名知乎/荔枝FM | 一见春风

上一期我们讲了春秋时期最有岳父缘的郑昭公,当年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他,最终却因为一句“齐大非偶”结束了这段姻缘。这个被拒的女人就是文姜。

文姜并不是她的姓名,只是称呼,文是她死后的谥号,姜是她的本姓,因为齐国是姜尚姜子牙的封地,后代便以姜为姓。文姜是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妹妹。

01

自古当女子不易,出生在帝王家更是不易,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嫁给其他诸侯国的公子,从而维护两国的关系。若是嫁的好,享一生荣华富贵,若是嫁的差,便苦不堪言。

显然齐僖公是一个不会嫁女儿的父亲,文姜的姐姐宣姜嫁去了卫国,本来说好嫁给太子,没想到太子的父亲贪图宣姜美貌,便娶了宣姜作为夫人。

有了前车之鉴的齐僖公想为文姜找个好归宿,不想硬生生被拒。被拒婚后的文姜,失落、愤怒、羞愧一齐涌上她的心头,紧接着大病一场。

可能人在脆弱的时候,最需要人依赖。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丑事,文姜与她的哥哥齐襄公暗生情愫。

纸里包不住火,齐僖公显然察觉到了什么,国内也渐渐传出风言风语。就在齐僖公心急不已时,鲁桓公出现了。

鲁桓公打算迎娶文姜为正妻。高兴不已的齐僖公亲自送女儿出嫁,一直送到了鲁国的境内,而这却被有心人看出了问题。

02

根据礼制,诸侯嫁女只需要派下卿送嫁即可,齐僖公如此亲力亲为显然不符合礼制,或许是担心这场婚姻会出现什么变数,害怕对方听说什么再次拒婚。

还好,一切都很顺利。婚后不久,齐僖公还派了自己的弟弟来探望女儿,发现鲁桓公对文姜还不错。

三年后文姜为鲁桓公生下一个孩子,由于和桓公同月同日,于是便起名为“同”。

有意思的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引起了当时和后世的无限遐想。因为在整部春秋中,只有他一个君主之子被记载了确切的出生日期。

显然《春秋》这样写是有深意的,或许是怀疑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桓公亲生的。十几年后,文姜打算回娘家去看看,而此时文姜的父亲齐僖公已经去世了四年。

03

嫁出去的女儿一般都是回国探望父母,此时回家不得不令人深思。就在鲁桓公满心欢喜地准备陪妻子去齐国前,一位鲁国大臣劝谏桓公,“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就不要随便和异性接触,否则会出现祸患。”

显然这意有所指,但鲁桓公没有这位大臣的建议,带着文姜去了齐国。在齐国期间,那位大臣的话应验了,鲁桓公撞破了文姜和哥哥齐僖公的私情。

桓公一气之下责骂了文姜,而文姜害怕此时被传扬出去,便私下找齐襄公商量计策。

文姜此时还向齐襄公提了一件事,那就是鲁桓公曾经说过公子同不是自己的孩子,是齐襄公的孩子。

齐襄公听说这件事,便起下杀意。齐襄公在宴席上将鲁桓公灌醉,然后派彭生在车上杀死了鲁桓公。鲁国人知道此事后,便想要惩治凶手。齐襄公碍于压力,只好将彭生作为替罪羊杀死。

04

鲁桓公死后,公子同继承君位,之后文姜还多次与齐襄公见面。有人认为诗经中《载驱》《敝笱》《南山》都与文姜有关,表现了对她的不齿与讥讽。

其实文姜也有自己的可怜之处,她作为国君之女,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在幽暗的深宫中,生出畸形的爱恋。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