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北洋时期一个大佬级人物,历史上曾被赋予东海居士、文治总统,水晶狐狸等多个标签。在历任北洋大总统中,他可能没有前任袁世凯黎元洪名气大,但作为一名出色的幕后高参,徐世昌手腕高明老辣,绝对称得上北洋第一高人。

徐世昌年长袁世凯4岁,两人相识于1879年,从此成为莫逆之交。袁世凯科场屡次失意,决定弃笔从戎,但他看好自己这位兄长,专门资助他百两银子赶考。徐世昌果然了得,先中举人,再中进士,一鼓作气冲进科场尖子汇聚的翰林院

考取功名的徐世昌也没有忘记自己兄弟,袁世凯从朝鲜归来后,徐世昌通过和李鸿藻的私交,极力向李鸿章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当然不是等闲之辈,逐渐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和重用。

1895年,李鸿章等三名封疆大吏联名上奏折保荐袁世凯,得到光绪帝批准后,袁世凯开始督练新军,从此,天津小站成为这对兄弟飞黄腾达的起点。小站练兵期间,袁世凯犯事被人告发,军机大臣荣禄负责查办,袁世凯眼看性命不保,危急关头,徐世昌挺身而出,最终帮袁世凯逃过一劫。

难怪袁世凯直夸徐世昌“菊人,真妙才也!戊戌变法的危急时刻,徐世昌再为袁世凯出谋划策:“与其助帝而致祸,宁附后而取功名。”袁世凯言听计从,很现实地选择趋利避害。

1904年,徐世昌担任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会试的阅卷大臣,终于圆了自己十年翰林主考的心愿。1906年,徐世昌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官至从一品,在各省督抚排名甚至在直隶总督袁世凯之前

当时的东北,俄国日本以长春为界划分势力范围,两年多时间里,徐世昌充分发挥自己的治理才能,巧妙借助英美影响力遏制日俄势力,在“徐世昌新政”下,东北面貌焕然一新。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开缺回老家后,徐世昌和兄弟共进退,主动请辞。武昌起义后,徐世昌的权谋术炉火纯青,为袁世凯一手导演了出山、逼宫、掌权三部曲,最终将自己兄弟推上大总统宝座。

大功告成之际,徐世昌却出人意料地激流勇退。从此隐居青岛,以局外人身份静观时局变化,期间,袁世凯多次邀请他出山都不为所动。扑灭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力邀徐世昌出任北洋政府国务卿。1915年袁世凯执意称帝,徐世昌知道劝不动,就请辞退居老家。

1916年袁世凯郁郁而终,作为袁世凯指定的第一接班人选,徐世昌却首先打退堂鼓,并主张将大总统之位让给南北双方都能接受的黎元洪。

段祺瑞虽跃跃欲试,看徐世昌主动让位,自己也不好争了。此后,作为北洋元老的徐世昌多次出面调和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府院之争”。

1917年张勋复辟时,徐世昌其实动心,多年来,他既想把自己打扮成不负皇恩的前清忠臣,又想当一名名垂青史的革命家。意识到历史潮流不可逆后,再加上日本也不支持复辟,徐世昌看清局势,知难而退。

1918年赶走黎元洪后,段祺瑞又与代理大总统冯国璋斗得不可开交,结果两败俱伤,两人共同下野,作为妥协方案,当年10月,徐世昌被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在63岁这年,徐世昌正式就任民国大总统。

上任后,徐世昌积极促进南北和解结束内战,除此之外,徐世昌还在大总统任上干了三件事

第一,1919年6月,徐世昌发布大总统令,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北洋政府出兵外蒙,当年11月,外蒙重回祖国怀抱,虽然不久后得而复失,但北洋政府这一历史功绩 却值得大书一笔;

第二,也是在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徐世昌下令撤职处分相关官员,嘱咐对运动中的学生“宽厚待之”。

之后一段时期,国内时局相对平稳,政治环境也相对宽松,后来深刻改变中国历史的国共两党也都是在这一时期起步发展的

第三,一战后的俄国充斥着内忧外患,苏俄政权无暇 东顾,利用这一时机,徐世昌发布大总统令,北洋政府以护侨名义出兵西伯利亚,对俄国势力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作用,同时,北洋政府废除俄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并收回了俄租界。

如果把北洋时期的17年粗略分为三个阶段,那么,从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到徐世昌卸任的1922年,北洋这几个大佬还算规矩,多少也为国家做了点事,比起后来曹锟、张作霖、冯玉祥之流,徐世昌应该称得上一名合格的执政者。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请多指正 ;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