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都在关注嫦娥五号的最新进展,而俄罗斯航天专家的一席话打破了现有的沉默。俄专家表示,在这之前,从未有中国人敢这样干过,指的就是在月球表面提取到2千克土壤,然后带回地球的整个过程。他表示,此次嫦娥五号完成的任务,不是其他国家对于探月任务的延续,而是全新的创新和探索,展现了中国在探月领域的技术独特性,因为在这之前,世界上从未有人这样干过。我们知道,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上世纪苏联留给俄罗斯的航天遗产还是相当多的,44年前苏联探月的成果也保持在俄罗斯宇航局的保险柜中,因此,他们这次对中国的探月评价绝对是公正客观的。

俄罗斯探月发言人表示,当年苏联探月带回的月球土壤是200克,但这次中国带回来的是2000克,是苏联的10倍。要知道,这一进步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太空探测器的载荷是按克来计算的,不管是增加一克也好还是减少一克也罢,都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要经过大量重重计算才能得到的结果。除此之外,嫦娥五号的返回方式也是非常先进的,俄专家指出,特别是从月球发射返回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的方式,中国的方法技术难度要比此前美苏难得多,也比之前很多国家复杂得多。据专家介绍称,嫦娥五号从月球上返回地球时,先在月球上发射返回火箭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在月轨上自动操纵两个装置进行对接。

美俄专家都对此评价称该操作是极其危险的,但我国却对此表现出十足的信心。也正是因为我国能成功做到这一点,实现月球轨道对接,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所以俄专家才会感慨称此前从未有人这样干过。这一技术的突破,验证了我国在嫦娥3号和嫦娥4号技术上的丰富积累,嫦娥5号是我国在探月技术上里程碑式的突破。美国51年前就实现了从月球带土壤回地球,但这次美国为什么表现出如此急迫的心情,期待中国和他们一起分享探月数据呢?

这让人不禁怀疑,美国当年的登月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对此,俄专家指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次中国选择的月球着陆点同美苏完全不一样,根据现有的观测数据,嫦娥五号着陆月面的地点是鲁姆克山以北地区的“风暴洋”内,这个位置很显然是经过缜密考虑的。因为这个地点有20多个火山口,周围是相对“年轻”的年龄为12-15亿年的熔岩,因此,饱含的数据要比美苏带来会月壤数据多得多。我国取回的月壤将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浓度,这就更加有利于对月球的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