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告佐證“滬蘇同城”:5分鐘一趟城際高鐵還不夠坐

未來兩地可打造全國新型城市合作的範本

持續強化的蘇滬“同城效應”,對兩地交通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12月7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發佈《2020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稱,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三個中心城市均與周邊城市形成了較爲顯著跨城通勤聯繫。其中從整體空間分佈來看,蘇州市是流入上海市區內“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通勤規模佔總量的93.17%。

“作爲城際長途交通工具的高速鐵路,在蘇州與上海兩地之間每隔5-10分鐘就會載客開動,然而即便這樣,高頻的發車班次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峯期仍然不能滿足需要。”《報告》稱。

上海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良告訴第一財經,蘇滬兩地雖然行政分離,但地理相鄰、經濟相關,交通便捷。蘇州往返上海,每天有近200個班次的動車,在早晚通勤高峯期,甚至每兩分鐘一班列車。

根據《報告》,崑山市、太倉市和蘇州城區爲流入上海市域流入跨城通勤者的主要來源地,分別佔流入上海市域總量的74.8%、12.7%和4.5%。同時,崑山市、太倉市和平湖市爲上海市域流出通勤者的主要目的地,其流出量分別佔總量的60.7%、16.2%和9.3%。

蘇滬兩地密集人口流動的背後,是蘇滬交通一體化的加速推進。

5月,“蘇州北站綜合樞紐建設指揮部”掛牌,預期總建築規模約100萬平方米。7月,滬蘇通鐵路開通,蘇州下轄的三個地級市——太倉、常熟、張家港被劃入到上海的“一小時城市圈”。12月3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在公開發言中表示,將全力推進“滬蘇同城化”發展,蘇州北站與上海虹橋將聯合打造國家級高鐵樞紐及長三角核心高鐵樞紐體系。

與交通一體化同時推進的,是蘇滬兩地公共服務的一體化。

11月27日,根據蘇州工業園區消息稱,蘇州工業園區與上海社保、公積金實現互通。結合近期上海三度放寬落戶政策,有專家指出,該新政將利好於往返於蘇滬兩地的“潮汐族”,這部分人羣未來可以在上海購房,並用家庭成員在園區繳納的公積金來衝還一部分貸款。根據《報告》,蘇州工業園區是與上海存在緊密通勤聯繫的熱點地區。

那麼,蘇滬同城化的加速,是否會產生人才被上海虹吸的效應呢?

張學良認爲,更應該從合作共贏的角度來思考蘇滬同城化。在未來,兩地強強相連,將打造長三角、全國新型城市合作的範本。

“當前上海需要與周邊區域主動合作對接,通過‘功能-產業-空間-交通-公共服務’的五位一體疏解路徑,在更大的空間裏,疏解上海的城市功能。”張學良說。

許昆林在上述公開發言中則指出,蘇州要加強與上海戰略對接,推動兩地區域規劃、專項規劃、產業規劃、空間規劃等有效銜接,努力實現與上海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錯位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