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吴小琼

来源/新文化商业(ID:Ent-Biz)

好莱坞的选择再一次证明:道义不道义的,在“活下去”这件事面前不值一提。

如果说2020年,环球、迪士尼、派拉蒙的试探性转网仍给电影院留有一丝余地,那么华纳兄弟(Warner Bros)宣布其原计划于明年北美影院上映的17部电影全部转网,则直接将了电影院一军。这17部电影里包括 《沙丘》《哥斯拉大战金刚》《黑客帝国4》《猫和老鼠》《招魂3》《新自杀小队》等。

全球大流行期间,流媒体不仅成为新的“电影院”,还闪耀着救世主的光芒;而影院们已经气若游丝,失去了反抗的能力。足以与影院、流媒体平台抗衡的好莱坞,决定为了生存短期牺牲电影院,终于变成了互联网的战场。

不过,好莱坞已经走到了“不得不”的十字路口?牺牲电影院是否是短视的决定?华纳此举将如何影响各方力量?

华纳的决绝与《信条》的失败

华纳兄弟对电影院的道义在《信条》这个项目里被消耗殆尽。

迪士尼的《花木兰》与华纳的《信条》同时期面世,因发行方式各异,被外界视为一场关于传统发行模式与PVOD模式的竞赛。两部影片制片成本均为2亿美元左右,且均在9月初左右上市。《花木兰》选择了PVOD,院网同步,《信条》则选择了纯院线发行。

两部影片在内容和类型上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是有着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IP、迪士尼爆款动画打底,歌颂女性的智慧、勇敢与大义,是老少皆宜的合家欢故事;后者则是玩转时间、空间的诺兰科幻烧脑大作。换句话说,《花木兰》观影门槛较低,而《信条》观影门槛较高。

从口碑上,《花木兰》口碑全球扑街,既没能取悦中国观众也没能达到欧美观众对真人动画改编的预期,而《信条》基本维持了各大评分网站诺兰作品的高评价。

我们来看看票房结果:截至2020年12月6日,《信条》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票房收入为5760万 美元,在其他地区票房为3.021 亿美元,全球总收入为3.597亿美元。IndieWire指出,《信条》的三次延期导致营销活动将总成本推高至3—3.5 亿美元,部分国外分析师认为,《信条》的全球票房至少要到4亿美元,华纳才能实现收支平衡,也就是说因《信条》这个项目,造成华纳兄弟亏损在5000万—1亿美元左右。

《花木兰》在亚洲院线票房收入为7000万美元,只有《信条》的五分之一。而根据Screen Engine对大流行期间首映的PVOD影片的持续调查,《花木兰》在潜在的家庭娱乐观众中位居收视率最高的影片之首,再加上迪士尼三季度财报流媒体收入超过分析师预期,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花木兰》为迪士尼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线上票房收入。也就是说,加上PVOD收入,《花木兰》很可能赢了《信条》。

华纳也在《信条》艰难反复的院线发行中尝尽了苦头。华纳兄弟公司最初将该片档期定于2020年7月17日,受疫情影响,首次推迟到7月31日,随后又推迟到8月12日。最终,《信条》于8月26日在70个国家/地区发行,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和英国,9月3日登录美国部分城市,9月4日,登录中国。华纳高管还专门算了一笔账,每次推迟都使其至少多花20万至40万美元的营销费,这还不算推迟对营销效果的影响。

在三次改档间隙,很多分析师认为华纳可能会放弃影院,选择与《花木兰》一样的PVOD模式,但不知是迫于诺兰压力还是其他,华纳兄弟始终没有"背弃"影院。

直到两个月后,华纳决绝地宣布“对持续的全球疫情作出了战略回应”,至少在2021年彻底放弃充满挑战的影院发行。

好莱坞五大全部选择拥抱流媒体

此前环球、迪士尼、派拉蒙、索尼纷纷倒戈流媒体,再加上华纳兄弟,好莱坞五大发行公司全都走向了电影院的对立面。

先是环球最早进行院转网,旗下动画片《魔发精灵2》以数字租赁的形式发行,定价为19.99美元,三周时间收入近1亿美元,另一部转网的《史泰登岛国王》(The King of Staten Island)的制作成本为3500万美元,迄今为止已产生了4000万美元的线上收入。

环球还干了一件事,就是“忽悠”AMC签订了短期窗口协议,环球答应AMC,只要支持环球旗下电影院网联动,AMC也能分到线上收入。这个消息让破产在即的AMC盘后股价一度上涨9%,说明外界对这种发行上的创新还是认可的。(详情可穿越历史文章:AMC与环球达成缩短窗口期协议,可能彻底改变电影院和流媒体)

索尼影业虽然没有自己的流媒体,但早在上半年就将几乎所有的影片都撤档到了2021年,包括《比得兔2》《超能敢死队2020》《莫比亚斯》《毒液2》《密室逃生2》等一系列IP大作,这让索尼避免了像华纳和迪士尼那样因为屡次改档而打乱营销节奏,带来损失。索尼选择Apple Tv+,一口价7000万美元把原本预计院线上映的《灰猎犬》卖给了Apple Tv+,这笔交易成为索尼上一季度电影部门的重要营收来源。

一面是好莱坞五大的延期和转网,另一面是电影院不断提前的生死线。

以英国为例,观影人次将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是英国三十年来票房最差的一年;美国最大的电影连锁店AMC已警告投资者,它的现金可能撑不到2021年初;第二大院线院线Regal则已经宣布其将无限期关闭旗下影院......

受华纳消息影响,AMC、Cinemark和IMAX等美国主要电影院线上市公司均出现大幅下挫,其中,AMC股价下跌近16%,Cinemark跌幅更是接近22%,即使AMC上周还提出通过出售股票以维持其生计来筹集至多8.44亿美元的资金。AMC也通过其高管的个人发言对华纳的策略作出了微弱的抗议。

不得不承认大流行已经将电影公司的财务状况推到了极限,影院已经自顾不暇了。

好莱坞宁愿被认作“渣男”,也不愿意陪葬。

电影院、好莱坞、流媒体,谁都未迎来终局

华纳的举动也被外界理解成:舍弃电影院,争取流媒体胜利。毕竟其17部电影放弃影院后,选择的是自己的流媒体平台HBO MAX。

抛开疫情影响,全球电影院的天花板已经触达。尽管2019年全球票房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25亿美元,北美贡献卓著,不过主要源于电影票价格上涨,难以掩饰全球屏幕数过剩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有大量院线在疫情之年破产,电影院只会被削弱但不会被彻底取代,因为买家一定会有,比如习惯于进行重组的私募股权公司。

中国观影人次的反弹已表明,只要解决安全问题,电影院的观影是可以迅速恢复的。也就是说,如果疫苗能如期奏效,华纳兄弟对电影院的悲观预估可能于长期发展不利,甚至会遭到影院的报复。不过对好莱坞来说,明年可能需要比以往更多的电影院,因为大量积压的电影可能会让排片压力倍增。很显然,即使疫苗可以使影院恢复营业,也很难在短时间将影院数目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流媒体在这几年很可能依然是重要的发行路径。

虽然还没有其他发行公司提出过像华纳那样激进的发行策略,但变革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迪士尼此前宣布将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流媒体平台,NBCUniversal同样试图建立Peacock,甚至连派拉蒙(Paramount)都宣布将把以电视为中心的CBS All Access流媒体服务直接改名为派拉蒙+(Paramount +)。

各大电影制片厂内容角力,积极扩展的流媒体服务以及电影院运营商之间的力量都在陆续发生变化。

好莱坞成为好莱坞+后,新的战局刚刚打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