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我国工控安全,进口替代优势明显,在我国DCS市场市占率从2011年的13%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27%,中控的出现使国内DCS系统降价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客户有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核集团等

文:海豚音

海豚读次新(解读次新风云变幻,挖掘成长潜力牛股,欢迎关注)

中控技术——目前上市公司里收入规模最高的工控系统龙头,2019年收入规模已超25亿,是科远智慧收入规模的3倍多,公司前身为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实控人褚健为国内自动化领军人物,曾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也因此中控技术过去很多年都被官方视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正泰电器、中石化资本、英特尔研发分别为公司第三、第四、第五大股东,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8.26%、4.95%、4.95%。中控技术的核心产品控制系统,为工业自动化的“大脑”,也因此中控技术上市以来也是不断被各方资金关注,多家券商研报深度覆盖,那么其质地究竟如何?且看海豚今日为你深度剖析!

工业3.0+4.0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化工+石化合计收入占比近六成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06年先后研发了 JX-300X、ECS-100 等集散控制系统(DCS)重点产品,在中小企业客户和中小型项目中实现了对国外品牌 DCS 系统的国产化替代。2007年开始在炼油、煤化工、油气等大项目应用中实现了突破,新增了中石化、中海油 等大型国有企业等中高端客户。2016年之后开始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自此公司逐步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发展为集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定位也从满足“工业 3.0”需求向“工业 3.0+工 业 4.0”需求转型,先后争取到了神华宁煤、东北制药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目前公司工业3.0产品收入占比在78%左右,工业3.0+4.0收入2019年同比大增37.9%,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8.3%提升至2019年的9.6%;工业4.0收入2019年同比大增32.5%,收入占比在6-7%左右,总体目前公司“工业4.0”业务占比较低,且尚处于拓展初期。

工业3.0:自动化驱动,主要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等大量应用,其中自动化系统为工业企业的“大脑”,对其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解决方案——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仪表

工业3.0+4.0产品:主要为自动化解决方案——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其他

工业4.0:智能化,本质上由工业软件驱动,而工业软件蕴含着工艺技术、设备技术、运营技术等多方面知识,是流程工业企业运营管控智能化的关键

截至目前公司已构建了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 工业软件和自动化仪表等五大核心产品线,以及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生产规模大、能耗物耗高、危险系数大、工艺复杂的炼油、石化、化工、煤化工、电力、核电、制药、冶金冶炼、建材、造纸等流程工业领域,已累计在超过两万家工业用户现场应用了四万多套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工业软件产品。

.....

因公司绝大部分产品属于定制化,且寿命周期较长在8-10年,因此客户粘性较强。销售模式公司以直销为主,其中面向终端用户占比在67%左右,面向工程公司、设计院、自动化公司等总包方收入占比在三成左右。

化工和石化行业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2017-2019年化工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50%、49%、43.87%;2017-2019年石化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15.85%、20.1%、19.8%;与此同时公司在制药食品行业取得突破,先后新增了东北制药、山东安舜制药等客户,来自制药食品行业的收入占比已从2017年的4.67%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9.08%。

公司前五大客户多数为大型国有企业,中石化连续四年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17-2019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52%、4.58%、5.16%,中石油、中核连续三年为公司前五名客户。

从收入结构看,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在八成左右,随着中石化、中石油、 中海油等主要客户新建项目投资和存量项目改造需求的增加,公司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018、2019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7.6%、17%,项目数量从2017年的3514个增至2019年的4880个。

按具体细分解决方案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为50%左右,控制系统+仪表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在20%左右,而工业4.0解决方案(控制系统+软件+其他)占比还较低,只有9%左右。未来公司将努力完成服务 于“工业 3.0”到“工业 3.0+工业 4.0”的战略转型

工业自动化分为自动化仪表(现场设备层)、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层)、工业软件(制造执行系统层)、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层)四大类。公司在工业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维度上主要覆盖生产层级,涉及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三大类,贯穿设备层、单元层、车间层三个层级,具体如下图:

从毛利率水平看公司作为国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应用领域主要为化工、石化等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的行业,市场准入和技术门槛较高,因此公司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毛利率达47%左右,高于科远智慧42%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在集散控制系统(DCS)市场连续九年位居国内第一,市占率达29%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实现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担负着生产信息分析、故障诊断、生产指令发布、生产管理等职能。当今社会上的交通设施,工业设施等,许多重要的大型设施,都是由它来控制和指挥的。国防武器装备、石油石化、核电、电网、高铁、三峡大坝等很多重要领域,都要依靠这种“工业大脑”去指挥运转。

但我国这些工控重要领域却一度被外资垄断,工控安全可以说迫在眉睫,2010年伊朗核电站启用后,遭到病毒攻击,病毒侵入控制离心机的电脑,2000多台核燃料铀浓缩离心机,突然失控炸飞,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3年斯诺证实是美国和以色列,用“震网”病毒攻击了伊朗的离心机。

在我国DCS等领域坚持做中国国产品牌的工业自动化公司主要有三家上海新华、北京和利时、中控。

其中上海新华2007年被外国企业GE收购了。北京和利时的创始人王常力突然辞去所有职务,远走他方,至今没回国,十分蹊跷。中控的实控人褚健2013年因经济问题突然被捕,一度成为科技第一案,可见工控安全的重要性。

控制系统是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和核心,占据比重较大,公司控制系统产品以 DCS 系统、SIS 系统和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为核心。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