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启动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集成改革以来,宿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改革工作,一手抓承接、一手抓赋权,在市政府向宿城经济开发区下放118项审批权限的同时,聚焦项目投资、市场准入、生产经营3个审批服务领域,再下放126项区级审批事项。通过“三化”集成整合,真正实现了企业好办事,为企业办好事。

信用承诺“简约化”。进一步优化涉企行政审批流程,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变“管行为”为“管信用”,在全市率先出台《宿城区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信用承诺简化审批工作实施方案》,将34个下放事项按照“先证后核”和“容缺后补”2种方式试行信用承诺简化审批,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准入标准或审批要求的,审批部门当场发给相应许可证或予以通过审批。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信用监管,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监管过程和结果通过信用网站向社会公布。“先证后核”类事项批准后,核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或者核查时发现存在严重违法问题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由行政许可机关依法撤销该批准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容缺后补”类事项批准后,申请人未在承诺时限内补齐申请材料,由作出该批准决定的行政许可机关依法予以撤销。

评估评审“区域化”。在园区内推行区域化评审评估改革,开发区管委会统一提前完成矿产压覆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洪水影响、文物保护评估、气候可行性评估等8个事项的评估评审工作,形成整体性、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实现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园区内建设项目审批时简化相关环节、申请材料或者不再进行评估评审,将评估由单体把关转变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估转变为申请前服务,加速项目落地。

审批服务“链条化”。围绕打造“快捷办”品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 “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的服务模式,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升级改造。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办事窗口,科学设定岗位职责,设置了志愿者服务台、免费复印、免费帮办、全程电子化受理等辅助服务窗口。通过采取“一枚印章管审批”、重大项目挂钩制、审批服务代办制、包办制等举措,真正做到了咨询有引导,材料有帮办,申请有窗口,建立无缝隙链条化服务通道,为加速办事时效和提高审批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园区累计为75家企业提供了便利化服务。(韩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