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十三五”期间,上党区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就业帮扶迈出了坚实步伐,上党区12000余名残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

张燕和她的工艺品

在东和乡寨沟村,今年30多岁的张燕与丈夫都是先天小儿麻痹患者,生活颇为困难,2013年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通过残联的多次培训,他们掌握了编织工艺品的手艺,残联工作人员帮忙在网上网下为他们寻找销路,如今他们制作的工艺品品种越来越多,也逐渐打开了市场,改善了生活。

张燕说:“通过残联培训,我学了这门技术,五年来,年年培训,现在产品销路也不错,全国各地都有咱的订单。”

邢晓科

和张燕一样,邢晓科也享受到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家住南沟村的邢晓科因糖尿病引发了眼底病变,每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视力就会变的模糊,影响正常出行,为帮助他解决出行难,日常生活不便的问题,区残联为邢晓科家修建了盲道,还改造了厕所。

邢晓科说:“我是糖尿病眼底病变,以前这个路根本就不能走,不平,会绊倒,后来残联协调以后,铺上了盲道,现在好走了,晚上上厕所、出行都没问题。”

“十三五”以来,康复、教育、服务设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全面提升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目前,全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共计508户,资金投入共计236.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93户,全区所有有需求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已经达到100%。

同时,随着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残疾人对就业以及全面融入社会有了更高的期许,希望以此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为此,“十三五”以来,上党区积极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五年来累积培训454人次,投入资金50余万元。上党区22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国庆种植有限公司

40多岁的车国庆,一岁时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夺去了他正常行走的权利,落下了右腿残疾。2017年,区残联在调研时得知此事,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帮助他成立了长治县国庆种植有限公司,种植了蔬菜,建设了养殖厂,还带动了周边村十几个贫困户入股,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车国庆说:“残联的培训对我帮助很大,培训之后,我就开始种蔬菜,一次次的培训,让我逐渐认识到创业重要性,后来,不断扩大规模,到目前为止,已经流转土地600多亩。”

为改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和多重残疾中含智力精神的残疾人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所需,上党区残联实施了“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五年来累积惠及残疾人658名。

除此之外,“十三五”以来,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适,共计2366件套,全区有辅具需求的残疾人辅具适配率达100%。每年为全区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视力等1000余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积投入资金35万元。共为153名残疾儿童提供了抢救性康复,累积投入资金244.8万元。

“十三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区残联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保基本、建平台、强互动为抓手,持续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为重点工作上发力,以更精准的服务、更贴心的保障,打造“多彩残联”服务品牌。

长治市上党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李海青说:“‘十三五’期间,我们面向残疾人群体累计发放、投入各类救助资金3200余万元。重点开展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辅具适配、‘两项补贴’、医保代缴、阳光家园托养、家庭无障碍建设等工作,有力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在‘十四五’时期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文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