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财政和经济发展局全面贯彻落实惠台政策,秉持“两岸一家亲”的对台服务理念,奋力营造“最舒心、最安心、最放心”的营商环境,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1152”服务机制,打造“金千灯·惠千企”服务品牌,提振台企扎根千灯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成功培育台资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示范智能车间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

千灯古镇既是旷世大儒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台青年的文创基地。该镇多次组织台商台企游千灯古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顾炎武故居,共同以弘扬顾炎武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己任,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携手努力擦亮顾炎武这张“金名片”。自1990年首家台企落户昆山,昆台融合发展迎来了30周年。伴随紧密的经贸合作、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昆山成为了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方、两岸深度融合最生动的典范。昆台融合发展30年来在载体平台突破、两岸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民间交流交往、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有着突出成就。

30年来,催生着一批又一批有着高学历、高视野、高起点的青年台商二代来到千灯,扎根千灯,创新创业,凭借不懈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台青林子涵、许雅筑、林郁翔、陈俊吉等,他们执着于理想,子承父业,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担起这份责任,握稳这根接力棒,在昆山这片热土上创造了辉煌的佳绩。

12月4日下午,由昆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昆山市千灯镇人民政府主办的“‘薪火接力,筑梦千灯’昆台融合30周年——千灯台湾青年企业家沙龙”座谈会在千灯古镇内举行,活动现场千灯镇台商二代、创业台青围绕创业初衷与历程、未来企业发展的规划与梦想、合作发展愿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和交流。

宏洋金属(昆山)有限公司,隶属于台湾LCM集团,坐落于昆山市千灯镇宏洋路88号,自集团创立起,专注于卫浴研发、生产50年。公司管理部经理陈俊吉说:“我出生于台湾彰化,2005年在一个很特别的偶然机会来到了昆山。就任的公司是个家族企业,做的卫浴水暖产品及指纹锁服务了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今年的新冠疫情,重创了各行各业,也让整个产业起了不少变化,我们全家四口人毅然决定返回昆山继续我们的生活,回来后去到昆山每一个商场及整个地方走了一圈后才理解这不平凡中的伟大!做为一个新昆山人,每天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早上送孩子去上课,路上主持着公司的会议,进公司后处理着公司的事务。”

嘉宾代表交流发言环节中,台商二代青年创业代表林子涵分享了在昆挑战自我,努力追梦的创业经历;子承父业的台青代表林郁翔上台分享了立足于当下的理想;最早来千灯镇投资的台企町洋机电管理部部长周玉蟾分享工作经历和感悟;最晚来千灯镇投资的台企全盈自动化副总经理许宏安讲述公司发展历程、分享企业逐步壮大经验;台青许雅筑,她以福立旺作为未来规划的主轴,以实现公司未来的五年发展计划为目标。面对福立旺传统制造实业的发展弊端,借鉴国外经济运营模式的优点,带领公司跟踪国际前沿技术,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

千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陆剑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昆台交流30周年,台资企业占千灯所有企业的四分之一。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台企的贡献,千灯才取得了经济社会改革比较长久的发展。通过30年来的融合发展,昆台文化如并蒂的莲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生辉。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两岸交流融合的接力棒,正从老一辈向年轻一辈。希望“台青创业天团”加速成长,成为两岸交流的青春使者。

截至目前,千灯镇台资企业共126家,总投资16.78亿美元,总注册资本8.45亿美元。千灯镇台协会成立于1998年,协会会员已发展到103余家,现任会长是昆山高展钢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支阳先生。2019年台资企业为千灯贡献GDP23.72亿元,占全镇10.68%;实际使用外资1464万美元,占全镇的28.87%;累计进出口额13.12亿元,占全镇的58.89%;工业投资总额4.37亿元,占全镇35.53%。优质的服务理念,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台资企业对千灯的投资前景信心满满。近3年,福立旺精密、昆山罗力、尚志造漆、昆山德虹食品、良泉精密、伦钏机械等台资企业纷纷接力完成增资扩产。(记者 张伟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