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叔叔,你看我的发箍好不好看。”8岁的向梓童是个爱美的小姑娘,衣服要穿粉色,橡皮筋上得绑着花。放学路上,看到野花,会攒成一束,摆在家里。

如果不是走路时发出的异响,很难把这个可爱的女孩和假肢联系在一起。去年3月,童童和奶奶坐着中巴从集市上回家,下车被一旁超车的货车撞倒,脚踝以下截肢……

“我一看到她,心就软了。”去年8月,在走访的时候,岳麓区龙山帮扶队队长王国军见到了童童。这个才8岁的小姑娘,不到一岁时就经历了父亲遭遇车祸离世、母亲出走的变故,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

“没有脚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童的不幸,让他心疼。“缺失了父母没法去弥补,但被截去的脚可以。”王国军告诉记者,童童只比女儿小四岁,想起女儿在家蹦蹦跳跳,而眼前这个女孩一辈子都可能被限定在轮椅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务之急就是给童童装上假肢,可定制假肢费用需要2万余元。童童爷爷一直有眼疾,奶奶身体也不好。“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王国军第一时间来到龙山县民政局咨询,但由于童童并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且未满16岁,很难为她争取到免费安装假肢的机会。

想起小童童无法跟同龄人一样正常上学,王国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辗转于长沙、龙山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关残疾儿童的帮扶项目的信息。终于,在王国军的努力下,一个省级助残公益项目联系上了童童,愿意为童童承担定制和定期更换假肢的费用,直到她成年。在大家的帮助下,童童来到了长沙,戴上了专门为她定制的假肢。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童童习惯了假肢,重新回到了学校。她暂停的童年又按下了播放键。“小姑娘又臭美起来了,”童童的奶奶告诉记者,在截肢的之后,童童一度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和人交流。现在,童童每天早上会早早起来,自己梳好头发穿好衣服,开开心心地去上学。

看着童童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王国军觉得很安慰,但妻子和女儿偶尔的抱怨,也让他觉得对自己的家庭有所亏欠。“女儿小升初、妻子产检我都没陪伴在身边。现在二宝快半岁,我总共也没带几天。”虽然对家人心内很内疚,但王国军心里觉得在龙山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洗洛的近两年时间里,王国军和队员们一起,走遍了洗洛的21个村社区,绘制了洗洛的脱贫地图。洗洛镇青少年宫项目、湾塘九年制学校综合楼项目、5000亩油茶、4亩灵芝等63个岳麓区推进实施的项目被清楚地标注在图纸上……

王国军带领帮扶队以产业就业为抓手,重点帮助发展灵芝种植、油茶、百合、果蔬采摘、光伏发电等产业,在春风行动中服务外出务工群众3199人,联系长沙企业安排178人就业。2019年全镇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020年全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离童童家不远处,岳麓区帮扶了洗洛红石村启动了农旅融合的特色产业项目,今年首批种植的4亩灵芝获得了丰收,灵芝孢子粉、干片和灵芝酒的产值已经突破百万元……

在扶贫队的帮扶下,龙山有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年轻人有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工作机会。

我问童童,将来想做什么。童童想了一会,害羞地跑开了。因为可以奔跑,她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