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幼兒園組織快一週的外出旅行之前,我們家裏是分爲兩派的:

一派以姥姥、姥爺爲首,堅決不讓小寶參加。主要理由是天寒地凍,小孩子在戶外玩耍,又無人精心照顧,難道不是花錢買罪受?沒準兒旅行回來還會生病呢!再加上,從未獨自外出過的小寶,就這樣直接出去這麼長時間,想媽媽了怎麼辦?嗓子哭啞了都沒人管!多可憐!!

一派是小寶爸爸的強硬,認爲小寶應該出去鍛鍊。理由是別人家孩子能出去,咱們家孩子就也能接受考驗、經受鍛鍊。而且,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小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就是這樣一次一次、逐漸鍛煉出來的。

作爲小寶媽媽的我,外表平靜,內心還是比較煎熬:說實話,內心捨不得,真的放不下;但是又想讓他去獨自飛翔,就像小雛鷹,你不給他展翅的機會,怎麼能夠知道他究竟能不能飛?能飛多遠?飛多高呢?

小寶也是一臉的糾結:我不想出去,我會想媽媽的,想媽媽就會哭的啊!可是小朋友們都出去了,我沒有出去,不是就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了嗎?我好糾結啊!

後來,還是小寶自己拍板:“媽媽,我去參加吧!老師都說了‘流血流汗不流淚,我是勇敢的小寶貝!’我還要做個勇敢的小寶貝,做你的驕傲呢!”

其實,在我內心深處,也一直是篤定小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的。

小寶從小就是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正因爲如此,他才願意主動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闖一闖,做個勇敢的孩子!

而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要從寶寶出生那一天就開始了哦!

【0-100天的寶寶,安全感要這樣建立】

從媽媽溫暖的子宮降生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對於寶寶來講,內心的恐懼感是無法言表的。

所以,這個階段媽媽一定要好好地呵護寶寶,千萬不要被“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等這樣的悖論所幹擾。

有什麼比無條件的接納寶寶更重要的事情呢?

這個階段的寶寶看似什麼都不懂,只會哇哇哭,其實作爲爸爸媽媽,要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同時給予寶寶生存滿足的需要,他們纔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生理需要就是喫喝拉撒睡,都能夠得到精心的照顧;心理需求就是能夠被看成最重要的人。

別以爲寶寶什麼都不知道,這個階段沒有得到生理、心理需求滿足的寶寶,長大後會常常在惴惴不安中不知所措,甚至會特別“黏人”,佔有慾強。

【4-10月齡的寶寶,安全感是這樣建立】

媽媽可以清楚地看到,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一天天的擁有“自我意識”,一天天的嘗試學會“自理”,比如努力的站立、自由的爬行、甚至開始蹣跚的起步……

這些都是孩子爲了可以獨立自主在做自我的調整和儲備。

其實這個時候,最爲考驗的是孩子的照顧者,尤其是媽媽。媽媽若是捨不得放手,擔心孩子磕着碰着等各種的不舒服,從而給予孩子過多的照料;真的是在妨礙寶寶的自我成長。

所以,對待這個時期的寶寶,媽媽要以鼓勵、激勵爲主,讓孩子懂得能夠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對於一件事情,孩子從陌生到越來越嫺熟,自信就越來越多。

【10月齡-1歲半的寶寶,安全感就這樣建立】

到了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可以從蹣跚起步到踉蹌奔跑了。而活動的空間,也從家裏開始轉戰到戶外的小公園等地;交往的對象範圍也開始增多,從家裏人到陌生的小朋友。

這時寶寶開始嘗試親密與分離。最爲常見的表現是,一會兒獨自玩耍,一會兒要求媽媽抱抱。

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是,當寶寶要抱抱的時候,媽媽就立即滿足他,給他大大的擁抱和熱情的笑容;當寶寶在自己玩耍的時候,媽媽也不要去打擾他。

以孩子的意願爲主,讓他知道你就在他需要的地方靜靜的陪伴着。

經過多次的嘗試親密和分離,孩子就會建立初步的安全感,不會成爲“黏人小豆包”,也不會排斥和同齡小朋友的交流溝通。

【1歲半-2歲的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要這樣做】

2歲的孩子,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叛逆期”,口頭禪一度會成爲“我不”。

孩子迫切的想要“自己來”,但自己又做不會、做不好,不得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和支持。但是爸爸媽媽一旦參與,他又百般拒絕和排斥。

比如你幫他穿鞋子,他非要自己來,自己穿不好,又要發脾氣;你動手幫他穿,他又不耐煩。

平常的日子裏,你讓他往東,他就非要往西;你讓他坐,他就非要跑……

這個時候最好是跟着孩子的需要來。如果孩子想要“自己做”,只要不危險,就讓他自己動手嘗試,做的好與不好,都要給予積極的暗示和鼓勵;如果孩子需要幫忙,家長也只是適當的給予一點點的幫助,比如穿鞋子,你幫他穿一隻,讓他自己穿一隻就好。

但是不要因爲孩子的“固執”而失去耐心,更不要“威脅”孩子:“如果你再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我就不要你了!”即便孩子當即聽話了,那麼他內心的不安卻也增大了。

沒有安全感,孩子就失去了探索新事物的動力,更沒有了能力和信心,得不償失!

【2-3歲的孩子,安全感就是嘗試放手讓他自己探索】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危險,是孩子完全不知道的。所以他們會滿不在乎的嘗試任何事情,比如你會看到孩子站在沙發上面的一角、小手想要去碰觸插頭、看見有水的地方就想要狂歡……

也正因爲此,有很多的父母會緊緊地跟在寶寶的後面,“不行”“不能”“不可以”變成了爸爸媽媽的口頭禪。

其實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確保環境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甚至要讓孩子主動地去了解危險,通過相關視頻讓孩子親自看到;通過嘗試,比如觸碰熱水感受溫度變化等等。

只有父母敢於放手,孩子纔會勇於嘗試和探索,纔會有更多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也會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信。

自信的孩子,會擁有陽光的笑容,擁有前行的勇氣,擁有探索的能力。

而想要孩子自信,安全感是最爲關鍵的前提之一。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哪裏?離不開父母精心的陪伴、用心的教養,更離不開爲人父母的智慧,學會放手、懂得放手、願意相信;與孩子在一起,也知道不會束縛孩子的手腳,更不做孩子的代言人。

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領悟,在勝利中能夠堅定前行,在失敗中也有重新來過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