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年之盘点1:五大野战军

作者:相忘于江湖

三年抗美援朝,志愿军以第四野战军为主力,五大野战军共同参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划分为六大行政区,六个区的主席,分别是东北高、华北董、华东饶、中南林总、西北彭总、西南刘帅。其中,高、林、彭兼三权于一身。

1950年8月,野战军番号已全部撤销,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志愿军不是来自五大野战军,而是六大军区的部队,但军中还是习惯于以五大野战军来划分。

那么,在浴血异国战场的“五虎”之中,哪只虎更强?

【朝战过程示意】

一、东北虎天时地利,战力超群

四野是抗战胜利后,由来自山东、晋察冀、华北的八路军,以及新四军三师等11万精兵组成,林罗两大元帅,带4个委员,外加2万干部。

作为在白山黑水战斗了三年多的“东北虎”,无疑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在当时,一野在新疆戍边,二野要解放西藏,三野有攻台任务,只有兵强马壮的四野正逢其时;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和半岛一江之隔,气候相差不大;尤其吉林和辽宁有很多朝族,饮食风俗与半岛很多相通。

当然,林总给“东北虎”灌输的战术素养也是重要因素。

第一批入朝作战的6个军,有5个来自四野:梁兴初38军,吴信泉39军,温玉成40军,吴瑞林42军,曾泽生50军。只有一个66军属华北军区。

第一次战役,40军、42军和39军联手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40军首战两水洞,39军云山力挫美骑1师。第二次战役,西线6个军一举扭转态势,38军荣获“万岁军”美誉。第三次战役,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和人民军3个军团歼敌2万。第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血战砥平里,四野部队也是主力。第五次战役,40、39军配属九兵团在左翼,担负战役分割任务。

抗美援朝共有27个军参战,四野有8个军。后期参战的萧全夫46军、曹里怀47军、丁盛54军虽然出场不多,但表现也值得称道。除了李天佑在广西剿匪,四野邓华、韩先楚、洪学智担任副司令,刘亚楼、刘震主持空军。

【38军松骨峰阻击战】

二、华东虎水土不服,渐入佳境

第三野战军及前身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

第二次战役,九兵团担负东线阻击,由于军情紧急保障不足,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遭遇极寒天气。一场埋伏围歼战,硬生生变成残酷拉锯战。

1950年11月26日,20军4个师、27军3个师进入攻击位置。59师、79师、89师在柳潭里,目标美陆战1师。58师在下碣偶里,80、81师在新兴里、内洞峙,60师在土古里、下碣偶里之间,将美军分割包围。

此战,20军、27军10万大军苦战22天,歼敌1万多人,包括“北极熊团”。但是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不治3000人。

九兵团休整5个多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1952年9月,钟国楚23军、皮定均24军入朝作战,参加了“零敲牛皮糖”和“冷枪冷炮”运动,歼敌积少成多,也涌现了张桃芳等狙击英雄。

1953年3月,吴咏湘21军入朝作战,已经是停战前夕。三野部队有6个军参加了抗美援朝,表现顽强勇敢,但整体规模上与四野还有差距。

【九兵团冰血长津湖】

三、华北虎后来居上,出人意料

解放战争中,华北解放军在四大野战军的光芒下,显得存在感不强。

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的萧新槐66军,表现并不显山露水。第一次战役,66军优柔寡断失去战机,受到彭总批评。第二次战役中,击溃韩1师,消灭美25师、英27旅各一部1370人,但与38军1.1万的战绩差距很大。

第三次战役,66军歼韩2师、韩5师3970人。第四次战役。66军与39、40、42军组成“邓集团”,横城战役,志愿军歼敌1.2万人,66军5062人。

66军入朝半年歼敌15328人,彭总表扬: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951年6月,华北军区的有李湘67军、陈坊仁68军入朝,抗美援朝两年,歼敌数量最多,力压38军和15军,分获冠、亚军。9月,王建业36军和张世珍37军入朝,担负修建机场等战备任务,几个月后撤回国。

【四、西南虎有得有失,可圈可点】

“军神”刘伯承的二野,由于地处“四战之地”,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休整和人员补充。抗战胜利后有29万大军,浴血奋战4年,才有28万人。

由于18军进军西藏,13、14军留在云南监视外逃缅甸掸邦的李弥第8军残部。所以,二野最强的四兵团13、14军没有参战,来了“小老弟”15军。

二野参战部队只有3个军,1951年3月编入三兵团入朝参战的,除了曾绍山12军、秦基伟15军,还有前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一野韦杰60军。

【秦基伟将军】

三兵团入朝第一战,就是与9兵团、19兵团联合发起的第五次战役。志司、三兵团王近山、60军韦杰、180师郑其贵一连串的失误,造成了惨重损失。但是,配属九兵团的12军31师91团,在赵兰田、李长林指挥下成功突围。

上甘岭战役前,王近山指挥的江拥辉38军,进攻白马山战斗由于叛徒谷中蛟投降泄密,再次无功而返。真正让二野部队扬眉吐气的,还是1952年10月开始的上甘岭战役,秦基伟、李德生接力,让以后的空降15军一战成名。

1952年12月,尹先炳16军入朝作战,这是全军第一个机械化合成军。可惜停战协议很快签订,合成军军长英雄无用武之地,还因个人问题受了处分。

【上甘岭特等功、特级英雄黄继光】

五、西北虎压轴出场,中规中矩

第一野战军比较特殊,初建时只有15.5万人,解放大西北时,把18、19兵团临时划拨给彭总。18兵团60军、19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表现不错。

64军在高浪浦里渡江后,191师、192师遭到美军的陆空火力封锁,与后续的65军、人民军1军团挤在一起,遭到美军两天炮击损失惨重。64军190师拼死冲击,迫敌退至北汉江一线防御,随后志愿军占领了议政府。

志愿军60军在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表现不佳,损失7000多人。傅崇碧63军2.4万人在铁原阻击5万美军一战成名,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第五次战役后,一野部队参加了1951年夏秋防御战、1952年秋季反击战,1953年1月。纯正的一野第1军入朝,参加了西海岸反登陆、夏季反击战。

从三年抗美援朝来看,各军区部队都表现出了强大战斗力。就整体战斗力而言,四野当之无愧第一,其余野战军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相关文章